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立案公告,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調查涉及中國100余家出口企業和巨額出口產品。
中國輪胎行業人士表示,此案牽涉中方利益巨大,引起了中方業內的高度重視。中方將通過政府部門、行業組織與企業的合力應對,爭取獲得有利結果。
涉案金額巨大
據了解,此次被調查產品指的是帶有卡車或公共汽車輪胎規格標志的新的充氣橡膠輪胎。有無內胎均包含在內,子午胎及斜交胎也包含在內。
美方設定的反傾銷調查期為2015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申請人指控的傾銷幅度為19.91%-22.57%;反補貼調查期則是2015年全年。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表明,2015年中國出口涉案產品數量59.78萬噸,出口金額達14.84億美元。
其中,傾銷調查期(2015年下半年)輸美涉案產品數量為29.6萬噸,出口金額7.1億美元,全年共涉及179家直接出口企業。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網站發布消息稱,在傾銷調查期內,中國對美出口涉案產品約7.1億美元;補貼調查期內,中國對美出口涉案金額約15億美元。
如此大的涉案金額令不少中國出口商繃緊了神經。
2016年2月19日,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橡膠協會、中國貿促會等在京召開“美國對華卡客車輪胎反傾銷反補貼應訴協調會”。山東、浙江等地70余家涉案企業的100多位代表參會。
“從2007年到現在,中國幾乎所有的輪胎出口產品都被美國‘雙反’過了。這次矛頭指向卡客車輪胎,對于以此為主要產品的企業影響尤為巨大。”
五礦商會法律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月19日的會上,有很多大型輪胎企業的老總都親自參會,可見行業對這個案件的重視。”
積極應對美方無理做法
事實上,在影響如此巨大的案件中,美方的做法存在明顯不妥。
2月20日,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就此案指出,美國商務部的立案決定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尤其是申請人資格和產業代表性存在嚴重問題。
“該案由美國的工會組織提出申請,美國國內一些主要輪胎企業并不支持立案。同時,美國國內輪胎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盈利狀況良好。在這種情況下,美方仍然對上述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中方對此做法表示嚴重關切。”
這位負責人說:“中國政府將密切關注該案進展,堅決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五礦商會法律部有關負責人稱,截至目前,尚無美國國內生產商表示支持本次調查;從美國國內生產商的財務狀況來看,美國產業表現優異。營業收入、雇員人數等方面表現良好,并不存在受到中國出口“實質性損害”的證據。
一家涉案的中國出口企業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在此前的乘用車輪胎“雙反”案中積累了大量經驗,而此次案件有了更多的有利條件,相信抗辯獲勝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美國市場是全球市場的風向標,如果這一仗打不好,我們在全球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這位負責人說。
事實上,以五礦商會牽頭的行業組織在美國提交申訴初期就做了大量工作,組織國內涉案企業積極填寫問卷參與應訴,春節期間也未曾中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組織行業進行損害抗辯,加強部門間配合,在法律抗辯、政府磋商、企業單獨應訴和行業游說等方面共同推進。”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