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起,僅“洗車”這一塊兒業務,e洗車、我愛洗車等眾多O2O洗車項目倒閉,包括汽車維修保養在內的汽車后市場進入洗牌階段。
“這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湖北一名汽車維修服務員王鋼對界面新聞記者說,“在4S店里,修理人員會想方設法讓小修變成大修。”
比如,總泵皮管壞了,更壞一下只需幾塊錢,但維修人員會勸你換掉整套總成件,花費將達到上百元;發動機大修的時候,明明沒有更換過偏心軸,修理工也敢騙消費者說換過了,無故加到用戶的賬單里。
這些都是王鋼向記者列舉的真實案例,他坦誠自己也曾干過一些類似的虧心事。汽車后市場默認的“潛規則”讓人心有余悸。而這位維修人員的表述與2015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情況如出一轍——東風日產的幾家4S店內火花塞明明是簡單的松動,卻被要求更換。
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4S店房租高,運營成本大,自然動起了歪腦筋,想把成本轉移到用戶頭上。在國內,大平米的4S店鋪經常能看到,再加上標準化的裝修和員工培訓,成本已經難以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觀察到這種趨勢,北京的許多4S店也已經開到了五環以外。
這也給獨立維修的店面帶來了新機會。
一方面,社區修理店離用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更近,社區運營只要150-400平方米的店面需求更加靈活;另一方面,簡單的保養、洗車、輪胎更換已經完全可以在社區店完成。
在歐美,4S店在汽車的后服務市場是十分有限的。4S店在汽車后服務市場中僅占大約30%的市場份額,獨立維修渠道要占到70%以上。
為了整合資源、規范市場,管理這些社區店和獨立維修渠道,2014年前后,汽車后市場的互聯網創業項目也如雨后春筍般起來。
其中,汽車維修保養也是資本市場投入最兇猛的部分。2014年O2O汽車后市場領域相關的風投融資案例多達67起,是2013年的10倍,總金額粗略估計達百億元;而在2015年前三個月,這兩個數據分別為9起和40億元以上。
僅“洗車”這一塊兒業務,就催生了諸多通過高額補貼搶市場的O2O洗車項目,如e洗車、呱呱洗車、我愛洗車、上門洗車Cherry等。但從去年 下半年起,資金鏈斷裂,洗車潮倒閉不斷:e洗車于2015年10月倒閉,我愛洗車燒錢10個月后倒閉,欠下200多萬元債務,呱呱洗車和趕集易洗車合 并,Cherry早在2012年就關閉了。
更多的目光開始轉向模式更重的汽車修理、養護行業。
2016年1月25日,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年度汽車后市場電商專題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維修保養服務電商自營型平臺是發展最穩健、成長最快速的細分市場。如途虎養車、養車無憂、典典養車等自營型平臺陸續崛起,同時開始加速整合線下資源。
養車無憂網創始人兼CEO陳文凱表示,“互聯網汽修服務模式的核心是,用互聯網技術手段重塑供應鏈和服務鏈。其中,供應鏈體現在同質配件產品選擇上,而服務鏈則體現在服務商選擇和技術支持上。”
另一家不能被忽視的公司是做輪胎起家的途虎。2015年6月,途虎剛剛拿下1億美元C輪融資,同年10月,又拿了5000萬美元C+輪融資。這是汽車維修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
和養車無憂的策略一樣,途虎也著重開始自建供應鏈和物流。目前已經有12000多家合作安裝門店,在全國建了10個倉庫,服務范圍覆蓋到了266個城市。
途虎CEO陳敏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很多上門保養都做到了9.9元,這種高額補貼的市場狀況是不理性的,因為一次保養下來成本材料費就要200多塊錢。上門維修也是同理,上門的費用遠遠不能覆蓋他的成本,其中還應該算上技師的時間成本。
簡單粗暴的上門模式不一定適用于汽車修護行業。因此,途虎選擇的仍然是一種到店模式。自建供應鏈加盟安裝點,通過線上給線下門店導流。
“消費者其實是需要一個汽車零配件正品、價格公開透明的渠道。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大的消費趨勢。汽車這個概念,之前是一個奢侈品,但現在正逐漸變成一種消費品。”陳敏這樣說道。
汽車維修保養與行車里程掛鉤。據維修員王鋼提供的數據,正常車輛行駛到1000-3000公里左右,就會做一級保養,包括緊固螺絲、更換輪胎等;到8000至1萬公里時,會進行二級保養,做一些基本的檢修;而達到1萬公里以上時,就會進行三級保養,進行大件的維修等。
中國從2009年起連續五年汽車銷售量均居全球第一。2014年,中國人買走了2300多萬輛車,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54億輛;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79億輛,汽車保有量過百萬的城市超過40個。
對于車主來說,一旦買了車,就進入了汽車后市場,即將經歷包括貼膜、清洗、保養、維修在內的后市場服務。據易觀國際提供的報告稱,兩年后,汽車后市場的市場產值將達6000億元-8000億元規模。
面對這么大的市場規模,汽車后市場的競爭也格外激烈。
據陳敏介紹,2015年底,甚至出現了競爭對手通過偽造新華網、人民網詆毀途虎的惡意競爭現象。一篇名為《互聯網創業之殤:途虎養車網CEO陳敏涉嫌洗錢套現?》的不實文章在網上流傳。
最可惡的是,這些網站故意選擇了與新華網、人民網相似的域名,并仿冒官網Logo和版面設計,專門發布虛假新聞消息。目前,警方已經對該事件進行了辟謠。讓陳敏在震驚之余也感慨市場做大了,什么樣的人都出現了。
阿里巴巴也沒有放過汽車后市場這塊蛋糕。2015年4月,阿里也宣布整合旗下汽車業務成立阿里汽車事業部,將正式切入O2O汽車后市場。截至目 前,阿里已整合了接近一萬家4S店,兩萬家左右的汽車后服務網點資源,意圖覆蓋新車、二手車、本地化服務、汽車零配件等各個環節。
同時,許多整車廠商也不甘心完全放棄這一市場。比如,上汽通用承接售后零部件品牌AC德科打造獨立快修體系、福特曾導入“QuickLane”快修服務品牌。
汽車維修養護是一個很重的行業,陳敏認為,現在國內的汽車后市場處于一個供給過剩、加速洗牌的階段。
他拿中美的數據進行對比舉例,“美國有2.5億輛私家車,美國有33萬家線下連鎖店;中國現在有2.7億輛私家車,幾乎與美國持平。但卻有70多萬家連鎖店,還有各式各樣的洗車店、美容店,是美國的兩倍多。”
資源整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互聯網行業對一些本身比較透明、用戶認知度高、背后供應鏈很發達的行業整合起來較為容易。但對于汽車后市場,最大的問題有兩點,一個是零配件種類繁雜;二是服務標準化的問題。
在不論車型的情況下,一臺車就有上萬的零件,不同零件的供給、價格、渠道,這些都是問題。陳敏提出了一個現象,叫做汽車的“零整比”。比如,朋 友一輛淘汰的老寶來,如果按整車算,只能賣6000-7000元左右;但如果拆下來,去賣零配件,能賣到2萬-3萬元。這個行業的不透明、層層渠道和加價 率是很高的。
過去四年(2011年成立),途虎做的事情就是把這個市場打通,盡量消除層層分銷商的加價。這也為途虎帶來了清晰的盈利模式——賺取零配件中間的差價。
對于終端客戶來說,集中采購肯定能使價格更便宜統一;對于上游客戶來講,集中供貨將給廠商帶來更多價格折扣。據記者了解,這種賺差價的方式,是國際上汽車零配件連鎖行業盈利的主要模式。
“途虎一直在做汽配行業的基礎設施,就像京東當年自己做物流一樣。之前一直在說互聯網 ,從我們角度來說,互聯網是提高傳統產業效率的一個方式。”陳敏認為,對傳統汽配行業的改造是途虎最主要的存在價值。
供應鏈的建立能盡量縮短客戶的預約時間,“比如自己有倉庫的話可以確保今天發貨,用戶明天就能用上配件。”陳敏說。
從2015年開始,政策上也逐漸明朗。2015年8月8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修訂版,同質配件首次被賦予了官方定義,汽修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管理標準。
對此,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秘書長魏同偉表示,“同質配件推廣的最大意義在于打破原有維修配件渠道的壟斷,互聯網汽修平臺的加入將助力同質配件推廣落地。”
除了零配件、政策監管等問題,采訪過程中,服務標準化的問題也被反復提到。這是這個行業的門檻之一。同樣的一套清洗程序,先拆哪個管子后拆哪個,先放哪個后放哪個,機油的使用量和使用規范等等,整個行業都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標準。這也是途虎要對維修人員展開培訓的原因。
2016年1月,3M首款汽車發動機潤滑油產品選擇在途虎首發,這是國內首次潤滑油廠商對電商平臺授權。雙方除了良好的信任關系外,陳敏最看重的,還是3M愿意花心思花時間放在整個服務標準制定上面,去實施培訓。他認為,這是大家共同為規范市場而努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