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上海。以天然可再生原材料及極少量石油合成材料制成“綠色輪胎”是所有輪胎制造商的夢想。來自全球領先的輪胎制造商,德國馬牌的專家正在努力將此夢想照進現實。他們已經開始采用菜籽油和人造纖維分別取代石油和聚酯,以加固輪胎主要胎體,同時,越來越多地利用循環材料來取代合成及天然橡膠。
然而在德國馬牌輪胎材料及工藝工程負責人Boris Mergell博士看來,他們所面對的并非坦途:“并非所有的輪胎原材料都能夠簡單地被天然原材料所替代,”他解釋道,“很多時候,這類材料對剎車性能或滾動阻力會產生不利影響,而我們絕不會在這些方面做出妥協。而且,廣泛使用天然原材料來替代石油合成材料并非通用之法,因為某些原料的種植需要占用現有的糧食種植地。”他表示,常規的馬牌轎車輪胎含有約45%的非油類材料。“輪胎在環保材料的使用方面,其實遠高于大家的認知。
例如,相較傳統從樹木中提取橡膠原料,蒲公英提取已顯現出可觀的發展前景。蒲公英生長于歐洲的休耕土地,因此既不會影響糧食的種植生產,也可免除長途運輸至歐洲輪胎制造工廠的不便。Mergell解釋道,炭黑可由化合物中的二氧化硅(硅酸)來替代。由此,輪胎重量中20%的材料可由“天然”材料替代。無論是來源于天然可再生資源還是循環設備的可塑劑和樹脂都有可能被用于輪胎制造。
“我們仍需要對材料及工藝工程進行大量測試,以取得突破。Mergell說道。因此他重申“綠色輪胎”并非一蹴而就。他表示完成這一研發可能仍需要5年的時間。“但我們正在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為這一目標而努力。
*自2010年,歐盟特別規定軟化劑為有害材料。大陸輪胎通過采用替代性油類材料而規避了這些限制。
*自2010年,歐盟特別規定軟化劑為有害材料。大陸輪胎通過采用替代性油類材料而規避了這些限制。
德國馬牌在中國
世界領先的輪胎制造商德國馬牌自1871年成立以來,一直以不斷創造前沿科技和高端品質體驗完美結合的輪胎產品享譽全球,領跑歐洲原配胎市場。德國馬牌長期致力于提高駕乘體驗,遍布全球的22個生產與研發基地源源不斷為科技創新提供支持,為乘用車與輕卡、卡車、公交車與工程車以及兩輪車提供全面輪胎解決方案。
2006年,馬牌輪胎乘用車與輕卡輪胎業務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迅速以其精湛的德國工藝和值得信賴的卓越品質獨樹一幟。今天,馬牌輪胎的零售網絡遍布全國(除西藏外),憑借融合極致安全與領先科技的輪胎產品組合,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為消費者帶來無與倫比的駕乘體驗。此外,大陸集團輪胎事業部是2014巴西足球世界杯和2016法國足球歐洲杯的官方贊助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