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和重構的汽車后市場
目前汽車后市場里面有100萬家汽修和服務門店,其中的更替占到了40%,也就意味著每年有40%的門店在淘汰和調整。其中,有8萬家規模以上的修理廠,這個數據是交通部發布的數據,是有備案在冊的。
目前有超過50家的汽修服務連鎖在行業當中活躍,50家指的是在一百個門店以上的連鎖企業。還有很多的連鎖店,低于這個數量,但這并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之內。
另外有92家的車廠,為什么要把92家車廠列進來?因為目前很多車場都已經進入了汽車后市場,在直接服務車主。以前他們是通過4S店,但是近些年他們是通過自己建服務店,來直接服務車主。其實這對于未來的后市場格局會引起很大變化。
整車市場
1. 整車市場進入調整期
談后市場離不開整車市場。整車市場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開始進入調整期。2018年是發展的拐點,體征是銷售的負增長。
銷售負增長,可能不僅僅是跟中國當前的經濟轉型有關,也是跟汽車消費升級有關系,這也需要我們在后期更深的去關注它背后的變化。
2. 新能源汽車增長持續,但還沒有進入高峰期
另一個重要的,代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的情況。跟很多國家一樣,增幅很大。由于人口超過1000萬的特大型城市比如北上廣深限制汽車購買、限制汽車使用的政策,給了新能源汽車更大的政策性推動。
當然,基礎設施和技術進步的原因,也導致了新能源汽車不會發展的特別快,所以還需要持續關注。我們樂觀估計,2020年以后,新能源車將開始更大幅度的增長。這是因為中國有更大的數量,更多的二級和三級市場。
3. 未來中國汽車保有量6億左右
2018年,乘用車達到2.4億輛。其中,新能源車的保有量就增長了51%。國家統計局預估,未來中國的汽車保有量會在6億輛左右。
34個省會一級城市,每個城市的平均保有量是120萬輛;
661個二級城市,每個城市的平均保有量是60萬輛;
2882個三級(縣級市),每個城市的平均保有量是5萬輛;
41169個鄉村,每個鄉村的平均保有量是2000輛。
對上述數據求和,不難算出總量在6.6億左右,我們去掉10%,約在6億輛。這個數據量很大,市場非常廣闊,值得我們關注。
汽車后市場
1. 全國門店數量破百萬,快修快保店占比過半
中國的汽車后車門店已經達到了115.9萬家。其中,快修快保的門店數量最多,占比52.9%,其次為維修店,占比達到17.7%。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快修快保、維修這兩個板塊。在中國的未來可能只會剩下快修快保,這是一個終極業態。只是目前還在重構當中。
2. 汽車服務逐漸成為后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從下圖可以看出,汽車服務逐漸成為后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在2018年已經達到了1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其中汽車服務占比達66%,通過占比增長曲線,可以看到量在逐漸增大,越往后服務的比重越高,產品的比重越低,這是一個總的發展趨勢。19年預計能達到15000億元人民幣,這個比例在后期還會進一步提升。隨著消費的多級市場形成,它還會有一個大的變化。
3. 車主消費意識加強,汽車后市場轉型升級開始
原因如下:
第一,國家政策致力于規范標準,就是政策引導。
第二,消費群體變化,這和臺灣的變化其實是有相似之處。
第三,乘用車的車齡上升,汽車維修服務的需求成為了剛需,車越來越耐用,這個和成熟市場的邏輯是一樣的。
第四,空氣關注度的提升,倒逼汽車產業的轉型。因為排放標準不斷升級,導致了汽車的淘汰加速,也使我們對汽車的要求不斷升級。
第五,就是車聯網的技術。車聯網的技術隨著5G技術的提升,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現在車聯網的技術已經開始起步,但是往后的應用會更加廣泛,因此這是一個高速增長的板塊。
最后就是新能源,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未來,燃油車會逐漸式微。
汽車后市場發展趨勢
1. 零配件分銷走向扁平化
汽車后市場的發展趨勢,第一個就是零配件分銷走向扁平化。下圖是目前汽車零部件的流通體系,是從一二三級批發商再到零售商。隨著供應鏈的建成、成熟,通過集成批發商減少中間環節,是未來變化的趨勢。我們現在也正在往這個方向走。這是第一個趨勢。
2. 獨立售后將逐漸占據主要份額
同質配件把原廠配件的體系打破,這會讓汽車后市場的發展有一個更良性、更公平、更合理的競爭空間,讓后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健康。這是國家層面打破壟斷所帶來的結果。
3. 電商重資產化,新零售重構消費場景
后市場的電商的發展是從左到右。
搭建供應鏈也就是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采購,經倉儲、物流的運輸,再結合線下4S店、汽修連鎖和快修快保的服務,這是新的零售形式。這種新的零售形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增強了用戶黏性。
市場轉型加速促進學習需求
1. 市場轉型加速了優勝劣汰,門店急需學習轉變
其實門店有很多的問題。那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門店最主要是需要學習如何把門店經營好。我們的門店目前還是處于散亂、小、無序、沒有營銷能力、沒有服務意識,處在一個最初級的階段,所以才會出現那么高的淘汰率。
2. 汽車后市場學習平臺專業化、體系化發展
目前,汽車后市場已經出現了專業的學習平臺。但后市場從業者的學歷水平很低,而且學習態度不積極。為了更好的經營,他們也就需要去找理論,挖痛點。學習平臺提供了系統性、體系化、專業化、特色化,零碎化的課程,幫助他們去實現自己和門店的提升。
3. 內容驅動成為未來知識學習平臺的發展趨勢
以內容驅動,其實是付費知識平臺在汽車后市場拓展的一個過程。在中國,汽車后市場的規模與行業所需人才存在著供需錯配,目前行業急需既有理論通識,又有落地能力的人才,相信以后的后市場人才培養體系會越來越垂直化發展,并且以針對性的高質量行業內容為王。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