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江蘇鹽城,溫涼的海風中,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測試人員,在汽車測試場上嚴陣以待。
“中國汽車配件領域,長期沒有客觀中立評價體系的狀況,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參與測試的工作人員表示。在他身后是遼闊的黃海,他所在的黃海之濱,正是CCPC大賽(中國量產車性能大賽)的比賽場地,也是2018年中國“胎”度的測試場。
更大的環境背后是,混沌無序的中國汽車配件領域,尤其是輪胎領域,隨著互聯網基因的覺醒,正在劇烈的變革中。
三年領航
11月14日,國內知名的汽車養護B2C電商平臺“途虎養車”旗下數據研究中心——途虎研究中心,正式對外發布第三屆“中國‘胎’度輪胎評價體系暨途虎養車2018年夏季輪胎測試報告”。
這份報告正是前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下稱中汽研)鹽城汽車試驗場上,與CPPC大賽深度結合的最新成果。
“在輪胎行業,國內一直以來缺乏獨立的第三方評測標準,而國內道路交通狀況較歐洲復雜,無法照搬歐盟輪胎標簽法。”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龐大的輪胎市場,急需一個貼合中國路況和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輪胎性能評價體系。”
于是,途虎養車、安徽德技等第三方機構,以及名車志、車與輪等行業知名媒體,決定一起“搞點事情”。
途虎養車的大數據+安徽德技的測試實力+知名媒體的背書……經過數月的準備后,2016年,中國“胎”度應運而生。
“我們希望能打造中國更專業、更中立、更客觀的輪胎測試,填補國內市場輪胎評測標準的空白,推動透明的輪胎消費。”途虎研究中心負責人張宏文表示。
此后從2016年-2018年,這群心系中國輪胎評價體系的行業精英們,連續三年策劃了中國“胎”度系列測試。經過第一年的熟悉,第二年的成熟,第三年的中國“胎”度,成長速度驚人。
最明顯的變化是,相比前兩年,2018年的中國“胎”度,有了中汽研的全程深度參與,以及CCTV的重磅報道。
中汽研是汽車技術、質量檢測標準領域的國字頭權威機構,CCTV是中國最具知名度和權威性的國家級媒體之一,這兩家機構與途虎養車主導的中國“胎”度合流,意義不言而喻。
“中汽研作為汽車領域的權威機構,對輪胎評測體系一直都很關注。”有知情人士介紹,就在測試進行前的9月7日,由中汽研發起的“中國汽車輪胎測試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召開,“中汽研在會上再度呼吁,在國內建立權威的輪胎測試體系”。
“由此可見,雙方的這次‘合流’絕非一時的‘頭腦發熱’。”前述知情人士稱,“大家肯定都希望通過各自的資源整合,推動這個中國版的輪胎評價體系,發揮更大的作用。”
就這樣,一個原本獨立、客觀的民間版輪胎評測,有了更加專業與權威的背書,似乎頗有成為行業任何參與者都不得不重視的“行業風向標”的苗頭。
未來之星
除了中汽研的全程深度參與之外,據了解,2018年中國“胎”度還與CCPC大賽深度結合——測試圍繞CCPC大賽中13款主要量產車型的原配輪胎進行。
“所有測試的輪胎都由測試機構安徽德技,從途虎養車平臺上匿名購買,途虎養車隨機發貨,確保測試的公平、公正。”參與評測的工程師介紹。
至于測試方法,則是根據歐盟ECE標簽法確定的輪胎滾動阻力、車外滑行噪聲、濕地制動性能等三大客觀測試項目。
“如果說依據法規和行業標準,對輪胎進行真實有效評測,獲得客觀準確的輪胎性能數據,協助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根據需求進行決策,打造客觀、透明的輪胎消費環境,是我們堅持進行這場‘吃力不討好’的測試的現實目標。”張宏文表示,“那么我們的遠期目標則是推動中國后市場輪胎性能相關法規的建立。”
事實上,在國內汽車行業,由獨立機構建立,逐漸形成自有標準的體系已有成功案例。
2006年,就是今年深度參與中國“胎”度評測的中汽研,推動建立了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
C-NCAP是中汽研借鑒其他各國NCAP的發展經驗,結合中國汽車國家標準、汽車技術水平、道路交通條件以及事故分析,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試驗和評價方法。
經過大批專業人士的不懈努力,在過去12年的發展中,C-NCAP不僅建立了屬于中國汽車行業的高標準、公平和客觀的車輛碰撞安全性能評價方法,形成了對國外NCAP的替代,更促使國內汽車行業在安全技術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提升,甚至間接推動了包括主動安全設備在內的多方面技術裝備取得顯著發展。
例如2018版C-NCAP新規中,增加了行人保護試驗,尤其是對碰撞后行人頭部和腿部的傷害情況評估,對于各路汽車廠家的設計研發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樣的,在輪胎細分產品領域,建立一套面向中國市場的、適用于國內汽車行業及駕乘習慣的輪胎測試評價標準,加上對產學研合作的支持,并引入權威性機構和行業領導能力的第三方企業加入,不僅對國內汽車輪胎行業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對國內車企和消費者同樣益處良多。
“中國‘胎’度評價體系的嚴謹性,參與機構的權威性,使中國‘胎’度逐漸具備承擔中國版輪胎評價標準的實力,中國版的輪胎評價標準呼之欲出。”前述業內人士認為,在眾多權威機構、媒體的推動下,中國“胎”度推動建立中國后市場輪胎性能相關法規的目標,并不遙遠。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