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碩士,具有扎實的宏微觀經濟及數理分析基礎,專注于天然橡膠研究,并通過多次產業調研深入了解橡膠產業,擅長基本面研究分析和交易套保策略制定。
核 心 觀 點
1、從供應釋放季節性來看,天然橡膠產區逐漸進入產量釋放周期,六月之后產量逐漸回升,在沒有大的天氣異常情況下現在的膠水價格還能維持割膠的進行,供應逐漸走向充裕。
2、需求方面輪胎開工目前尚可,隨著夏季高溫來臨,輪胎產量相對淡季,后期高開工率難以維持,貿易戰因素對輪胎出口仍存隱患。
3、期現基差快速回歸,短期價格或止跌,目前貿易戰第一輪征稅預期多以在價格中體現,并且匯率貶值對人民幣計價商品有一定支撐,短期主力空單止盈為主。
4、今年整體供需偏寬松,雖然膠價已處低位,但是目前在遠月升水及基本面偏空預期下不是較好的做多時點,高進口、高升水、高庫存依然是當前壓制橡膠價格的重要因素,言底為之尚早;后期整體維持偏空思路對待,遠月合約反彈仍可適當建立空單。
詳 細 內 容
一、上半年行情回顧。
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上半年膠價整體表現較為弱勢,從年初的15000附近跌至6月的萬元關口,期間貿易戰等宏觀事件亦對天膠原本羸弱的基本面造成沖擊。1-3月份橡膠市場受供需偏弱預期,區內外庫存接近滿庫,膠價表現出毫無抵抗性的下跌,尤其在3月下旬受貿易戰消息影響,期價開盤跌停,后一路走低至10830后企穩;進入四五月份,國內云南海南產區及泰國南部陸續開割,初期由于膠水較少,原料價格比較堅挺,加之1-3月泰國限制出口直接影響國內進口同比減緩,保稅區及區外庫存壓力得到一定緩解,保稅區庫存去化速度較為理想,在5月中旬一度降至五年低點,期貨及現貨價格亦有小幅震蕩上漲;但隨著4月泰國限制出口政策解除,積壓在港口庫存在四月底五月初陸續流向國內,5月國內橡膠進口同環比大幅增長,限制出口直接影響是壓力后移,6月之后主產國膠水逐漸放量,預期供應寬松背景下膠價一路下滑,逼近萬元關口;目前9月合約期現基差大幅收斂,現貨價值屬性顯現,下跌動能減弱,維持低位震蕩。
二、供應逐漸寬裕。
2018年1-5月東南亞主產國產量478萬噸,較去年同期累計同比增加10%,三月之后橡膠產量增幅均維持在15%及以上,而根據天然橡膠割膠季節性來看,三四季度是傳統割膠旺季,進入六月之后基本維持每月100萬噸以上的天然橡膠產量,目前原料價格偏低但仍能維持膠農正常開割,在排除天氣異常情況下,全球新增供應產量預期往充裕方向發展。
國內進口來看,1-3月由于泰國限制出口政策影響,國內進口同比增長速度得到一定緩解,但隨著4月限制出口政策解除,積壓在泰國港口庫存壓力慢慢向國內轉移,2018年5月中國進口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包括膠乳)共計64.9萬噸,環比4月大增51.6%,較去年同期增長18%,創三個月來進口最高值,僅次于今年1月份的69.7萬噸。1-5月累計進口量為273萬噸,同比下跌5.8%。根據同期進口表現及集中到港的因素,預估5月天然橡膠(包含乳膠、混合膠)進口量或在52-54萬噸,目前泰國港口庫存基本清理結束,并且期貨價格對混合升水提前去化,混合膠非標套利需求較之前有所下降,后期進口或受抑制。
原料開割初期,受原料供應價格較少,膠水有一定幅度反彈,現貨價格保持堅挺,泰國合艾市場膠水價格一度到50泰銖/公斤以上,進入6月膠水放量明顯,原料價格持續走弱,膠水-杯膠價差收斂。目前國內外原料價格均降至歷史低位,泰國杯膠價格降至35泰銖,后期繼續關注原料價格走勢,因為膠價長期維持低迷態勢會引起膠農部分棄割,泰國亦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刺激政府出臺保護性政策,割膠成本對膠價有一定剛性支撐,同時密切關注產區天氣情況。
三、保稅區庫存去庫結束,顯性庫存維持高位。
從三月底一直到五月中旬,保稅區一直維持去庫的狀態,首要原因是三四月是下游需求旺季,輪胎開工維持高位,其次由于2-4月國內產量較少,進口受泰國限制出口政策,同比有所減少,保稅區庫存得以一定程度的去化。但隨著限制出口的結束,及夏季輪胎工廠高溫限電,后期需求受到壓制,去庫狀態難以維持。交易所庫存來看,目前庫存已達50萬噸高位,巨大的庫存對橡膠期貨價格有一定壓制,也是膠價持續維持弱勢的重要原因。
四、內需暫無亮點,出口受貿易戰影響壓力仍在。
今年上半年全鋼胎開工率表現較好,春節后因為庫存較少,開工一度維持高位,3、4月份為下游需求旺季,5月為季節性排產高峰,加之6月上合峰會影響,多數廠家加大開工力度。作為原料的天然橡膠價格一直維持低位,也利于廠家穩定排產;隨著夏季高溫來臨,季節性利好對輪胎替代需求有一定帶動,當前的高開工支撐更多是高溫限電前的庫存儲庫需要。
2018年1-5月汽車累計銷售1179萬輛,同比增加5.4%;今年以來,重卡市場銷售表現較為亮眼,6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11萬輛,環比下降3%,比去年同期9.76萬輛增長13%。今年上半年的重卡市場在去年同期高銷量基礎上仍能取得增長,主要體現在工程車消費的帶動,基建類固定資產開工好于預期,另一方面限制國三柴油車進城促進新車購買,舊車集中替換帶動新車消費。
重卡銷售的優異表現似乎與公路運價指數相背離,也驗證了輪胎替換市場的不景氣,從2018年的公路貨運周轉量來看,同比有所增加,由于重卡配套胎消費天膠相對替換胎消費占比較低,后期下游需求仍需關注貨運情況。
從乘用車、卡客車經銷商價格指數來看,自2017年一季度后逐漸走弱,雖去年輪胎產量有增,但受炭黑、助劑等化工原料價格走高及環保監管使輪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大幅提高,產品提價滯后于成本上升,輪胎企業呈現應收增、利潤降的尷尬局面。
2018年1-5月,輪胎外胎累計出口1.96億條,較去年同比增加2.25%,從2017年輪胎出口去向來看,我國輪胎主要出口至東南亞、歐洲及美洲地區;東南亞等新興國家由于基建的發展對卡客車輪胎需求較高,后期市場空間較大;歐盟地區對國內乘用車胎、卡客車胎需求均較高,進口于中國的輪胎在其整體進口占比50%左右;北美洲地區由于近年來美國對我國輪胎雙反制裁,其市場已被泰國、印尼等國家輪胎出口蠶食殆盡;所以未來我國輪胎出口主方向仍然是亞洲及歐洲地區。市場對于中美貿易關系的風險預期增強,避險預期下,天膠市場一度下跌,隨著貿易戰告一段落,目前對輪胎主流出口品類影響較少,輪胎出口或保持穩定,但后期貿易戰進一步打響,或衍生到全球貿易戰,對輪胎出口產生嚴重沖擊,造成國內輪胎行業一定恐慌。
五、主力合約基差收窄,遠月下跌空間仍在。
目前主力合約膠價持續維持低位,期現價差收斂,9月合約提前去升水后現貨價值屬性凸顯,繼續下跌動能減弱,9-1價差也相應收斂,但仍維持較高位置,后期膠價一旦重新承壓,遠月合約基差回歸壓力更強。
目前混合與9月價差持續收斂至零軸附近,現貨價格較為堅挺,期價由于巨量倉單壓制,表現較為弱勢,價差提前收斂,混合膠高升水的逐漸去化,對非標套利盤的熱度有一定抑制作用,新空壓力緩解;混合與1月合約在1700元/噸,后期仍有收斂空間,市場一旦出現利空消息,遠月合約下跌動能及下跌空間更大。
整體來看,下半年天然橡膠產區逐漸進入產量釋放周期,六月之后產量逐漸回升,在沒有大的天氣異動情況下現在的膠水價格還能維持割膠的進行,供應逐漸走向充裕;需求方面輪胎開工目前尚可,但輪胎消費普遍不樂觀,工廠輪胎庫存多維持在1月左右,國內消費趨于穩定,后期貿易戰因素對輪胎出口仍存隱患;期現基差快速回歸,短期價格或止跌,目前貿易戰第一輪征稅預期多以在價格中體現,并且匯率貶值對人民幣計價商品有一定支撐,短期主力空單止盈為主,在新的焦點出現前,預計3季度主力合約仍維持低位震蕩,目前在遠月升水及基本面偏空預期下仍不是較好的做多時點,甚至遠月合約反彈仍可適當建立空單,后期膠價持續低迷,關注主產國原料低價對割膠積極性及政府是否出臺相應保護性政策。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