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山東口岸進口天然橡膠19.2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35.5%;價值18.8億元,下降52.2%;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9793元,下跌26%。
進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高庫存、低需求導致企業進口意愿不強。庫存方面,截至3月2日,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較1月中旬增長約3.2%,凈增近8000噸;同日,上期所的天然橡膠倉單量升至43.7萬噸,是歷史同期最高。需求方面,冬季為輪胎行業生產淡季,前2個月又恰逢春節前后,輪胎企業大多處于放假停工狀態。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山東地區輪胎企業全鋼胎開工率58.19%,環比下滑9.76%;國內輪胎企業半鋼胎開工率為61.83%,環比下滑8.84%。加之受環保整頓影響,不達標的企業紛紛關停,下游需求疲弱,國內庫存的消化尚需時間,對橡膠的進口需求形成壓制。
三大產膠國達成限制出口協議,抑制山東口岸天然橡膠進口。去年11月29日,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三國橡膠理事會達成限制出口協議,這一措施從今年1月至3月生效,為期3個月,在此期間泰國將橡膠出口量減少24萬噸,馬來西亞減少2萬噸,印度尼西亞減少9.5萬噸。措施實行之后,1月份泰國橡膠出口量減少了10萬噸。在三國合作下,全球橡膠價格已經從年初的每公斤1.40美元升到1.55美元,增長了10%。同樣,泰國國內價格也從每公斤44-45泰銖上漲到每公斤47.15泰銖。產膠國橡膠限制出口、國際市場價格上揚進一步抑制山東口岸天然橡膠進口。
前2個月進口的主要特點
2月份進口量減少明顯,月度進口均價持續下滑。山東口岸天然橡膠月度進口量自去年11月份以來連續3個月走勢平穩,2月份進口量大幅回落,當月進口6.6萬,同比減少51.7%,環比減少48%,為2009年2月以來新低。月度進口均價自去年10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同比下跌,2月份進口均價為每噸9655元,同比下跌30.4%,環比下跌2.1%,創2016年11月以來新低。
近半數為加工貿易方式進口,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增加。前2個月,山東口岸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9.3萬噸,減少4.8%,占同期山東口岸進口總量(下同)的48.3%;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口7.4萬噸,減少59.2%,占38.6%。同期,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2.5萬噸,增加35.3%。
民營企業主導進口。前2個月,民營企業自山東口岸進口12.7萬噸,減少27.6%,占65.8%。同期,國有企業進口3.3萬噸,減少58%;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3萬噸,減少26.9%。
絕大部分自東盟進口。前2個月,山東口岸自東盟進口19萬噸,減少35.6%,占98.7%。其中,自泰國進口13.9萬噸,減少29.6%;自馬來西亞進口2.8萬噸,減少35.5%;自印度尼西亞進口1.8萬噸,減少60.5%。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