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行業中,很多輪胎經銷商一年忙到頭,結果似乎是白忙活?輪胎經銷商的利潤哪去了?沒在輪胎廠家處,也沒在輪胎零售店那里,都還在自己手里!然而,輪胎經銷商要獲得這些利潤,還需要勵精圖治,勤于管理,不斷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創利之路。
1、經銷商沒有利潤概念
現象:一些輪胎經銷商只有輪胎產品進與出的價差概念,這樣就造成成本費用觀念較弱,很多時候利潤被無控制的成本和逐漸上升的費用吞噬了。利潤是營業收入減去各項成本和費用之和,但減去成本與費用后,卻發現完全是在虧本經營。
作為輪胎經銷商,有點財務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最起碼對利潤和費用支出能把握準,否則怎么當好一個日進日出金額達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家?
經銷商搶市場大于要利潤
現象:輪胎經銷商迫于自己在市場上的地位,無時不受到輪胎企業(上游)、同行(同行是冤家)、下游(二批或終端不再忠誠于一家來進貨)、電商的擠壓。同時,有些輪胎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有限,經常不得不將本來到手的利潤再投到競爭中去。很少有輪胎經銷商看遠一步,化敵為友,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進行資源互補或聯盟。惡性競爭去互相搞亂輪胎市場,沒有雙贏,肯定是雙輸。
同是一個戰壕的戰友,為什么不能握手言和,共同發財呢?
經銷商能從管理當中取得的效益不多
現象:都說“從管理中去要效益”,很多輪胎經銷商卻與之無緣。貨款管理不理想,該催收的不收;價格管理不行,價格越賣越低,利潤越賣越少;人員管理不行,收入與支出不成正比;費用管理不行,開支隨意,不記賬;種種管理不力,都會導致利潤越來越少!
學點管理方面的知識,請點專業的管理人員,這都是必須的。
各個環節的摩擦及損耗太多
現象:內部不是一個和諧的系統。不該現在進的輪胎卻進了,結果占了一大筆資金,也極大可能引起另外一種暢銷輪胎產品的斷貨;運輸車輛經常維修,大筆的維修費用不得不出,如果出現車輛撞人之類的大事故那就更不得了;有時經常丟了輪胎都不知道,也沒辦法核計;輪胎滯銷,只得虧本大甩賣;倉庫也不重視防火防盜,如果一把大火能讓經銷商多年積累付之一炬,再做牛做馬干十年也補不回損失!……這樣次數多了,別說利潤了,估計成本都難以賺回來!
多看一步,多想一步。注重內部運作的協調性和周密性。
營銷水平有限,不知道如何做促銷
現象:本來最多只能投一元錢,卻不知怎么就沖動地投出了三元錢;不該促銷,應該觀望的時候,卻來一個大降價;不知道去開發新的輪胎市場,卻寧愿在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死挺。輪胎經銷商雖然經營靈活,但套路往往欠缺。解決問題更多的是“拍腦袋做決策”。即使考慮問題,也比較片面。
從輪胎廠家多學習和參悟一些先進的經驗,或者多接受一些相關的營銷培訓。
沒有合理的產品體系
現象:沒有合理的輪胎產品體系,也就沒有利潤結構體系。經銷商每年都會去找新的輪胎產品,即使找到一個好產品,卻不一定與原來的輪胎能搭配好,所以不是一個能賺錢最多的輪胎產品體系。如一邊賣高端輪胎,一邊卻在賣其他品牌高中端輪胎,手上有了好幾個名牌輪胎,卻一個也不賺錢,也沒有一個高利潤輪胎產品(純粹干體力活)……
輪胎品牌重要,輪胎產品結構更重要。找一個黃金搭配的產品體系。
不能從軟性的服務商要利潤
現象:這是輪胎經銷商獲取利益不理想的最大原因!現在的輪胎經銷商服務意識還不強,也就是對消費者的了解以及下線輪胎零售店的服務還嚴重不足。要不就是坐商,不予送貨,只能由二批或終端來自提;要不就是賣出去就不管了,造成線下零售店的經濟損失;要不就是送貨不及時……
作為中間商,服務本來就是輪胎經銷商的最起碼的經營思想。服務也是輪胎經銷商迅速取得差異化優勢的法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