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家輪胎上市公司半年報交出“增收不增利”的答卷,多家企業也向經銷商發出了9月份輪胎產品漲價的通知。自9月1日起,多家企業上調輪胎產品價格3%-5%。
記者采訪多家上市公司了解到,三季度以來,輪胎產業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諸多變化,使得規模企業具備了消化成本壓力的條件,全行業將一改上半年“漲不動”以及“價格無法涵蓋成本增幅”的被動局面,有望在三、四季度迎來盈利能力的回升。
成本轉嫁滯后
公告顯示,上半年輪胎企業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在于產品價格增幅不及成本漲幅。在上半年工業原材料成本增長的背景下,企業普遍缺乏市場議價能力,無法對產品價格相應提升。
記者采訪了解到,上半年輪胎行業成本轉嫁滯后有其深層原因:一是落后產能大量存在。以輪胎大省山東為例,僅山東東營一地輪胎產能就相當全國總產能的40%,全球總產能的18%,大量落后產能存在使市場缺乏提價能力;二是天然橡膠(17295, 205.00, 1.20%)價格的波動導致產品價格不穩定。目前國內輪胎行業屬于買方市場,下游車廠和經銷商能夠根據原材料,尤其是天然橡膠價格波動預判價格走勢,進行庫存儲備或消化。如天膠價格上漲時,下游要求延后3周漲價,天膠價格下跌時下游先消化自身庫存,這就拉長了生產企業高價庫存的消化周期,造成了企業的被動。
“實際上天然橡膠在輪胎成本中占比較小,在半鋼胎中不到20%,而炭黑、助劑和簾線等原材料的成本要占到30%。”賽輪金宇董事會秘書宋軍表示,多種原材料都在漲價,產品不漲價企業很難消化高成本。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輪胎主要原材料天膠、合成膠以及炭黑價格再次呈現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順丁橡膠價格環比漲幅最高,漲幅7.78%,其次是丁苯橡膠和炭黑,漲幅分別是6.62%和6.05%,原材料價格的走高給輪胎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很大壓力。
行業加速洗牌
“今年經銷商一季度囤貨多,到了3月末4月初天膠價格下跌時開始觀望,因此對企業二季度的業績影響較大。6月份經銷商已經開始補庫存了,7月份就又有漲價的了。”三角輪胎董事會秘書鐘丹芳表示,隨著合成橡膠、助劑、炭黑、簾線等其他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漲價趨勢確立,輪胎企業通過輪胎漲價緩解成本壓力順理成章。
玲瓏輪胎董事會秘書孫松濤也表示,有些原材料比如助劑不但價格高漲,供應也已經吃緊。隨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漲,公司在9月份還將啟動第三輪上漲,漲幅約在3%-5%。
“在影響價格的多因素中,行業整合淘汰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認為目前輪胎行業的洗牌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青島雙星董事會秘書劉兵介紹,下半年以來,規模以上輪胎企業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增強,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原因。一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以來,銀行調節貸款結構,部分運行效率差的企業無法獲得進一步資金支持,客觀上實現了輪胎企業去產能的效果。二是環保核查力度不斷加強的壓力下,許多無力投入環保設施的中小企業被迫關停,輪胎行業整體產能減少。
“以除異味裝置為例,根據不同規模廠區投入和運營成本在千萬元以上,小企業根本上不起,”孫松濤表示,在環保壓力下不少企業限產停產,市場供需結構正在發生變化,8月份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60%。
卓創咨詢分析師表示,8月底山東大王地區被環保督查小組再度嚴查,強制要求部分輪胎企業減/停產四天左右,對次周開工形成一定的拖累,預計次周輪胎開工將在本周基礎上小幅下滑。此前在漲價潮中略顯低調的品牌輪胎調漲情緒將有所提升,預計次月國內輪胎企業將呈現普漲態勢。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相關企業負責人均表示,隨著輪胎行業的內外部環境的積極變化,行業洗牌進一步深化,規模企業轉嫁原材料成本漲價的能力已經有所提升,天然橡膠價格上漲對業績影響不大,下半年盈利情況將有所好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