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關于輪胎行業我就講兩句話:產能過剩,供給不足。這聽起來是矛盾的,但是我們的現狀。根據輪胎協會的統計數據,輪胎整體產能過剩15%到20%,但這么嚴重的產能過剩,卻不能滿足我們隊高端輪胎的需求。所以說,我們的輪胎產業是結構性過剩。
其實,汽車產業是集中度非常高的產業。但是我們的輪胎企業卻如同國內的白色家電一樣,一盤散沙,多且同質化嚴重。比如說,我們號稱有500家輪胎企業,但是中國輪胎行業所有規格加起來,五百家,還不如米其林一家多。這種狀況下行業整合是必然趨勢。
事實上,整合已經開始。比如米其林的中國兼并,比如雙錢的兼并收購,在各地也已經開始了。這種整合的結果,在我認為,可能是壯士斷腕般的自我療傷。將來,低成本道路可能走不太遠,品質的道路才可能引領行業的方向。這種方向的增長,必然是低速的。
另外一個方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輪胎制造和出口大國,國際頹廢的經濟形勢,也給我們的產業轉型提出了新的課題。嚴重過剩的產能和無序且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輪胎業突圍本身就很困難,增長速度,自然也快不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