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輪胎制造商協會(USTMA)發布了第16份《廢舊輪胎管理報告》。根據2023年的報告,約79%的廢舊輪胎,即2.64億個廢輪胎中的2.07億個,或484萬噸中的380萬噸在輪胎衍生燃料、橡膠粉末、回收或其他市場途徑中找到了新的生命。整體利用率提高了10.5%,進一步證明廢舊輪胎依然是回收和再利用率最高的消費產品之一,超過了金屬、玻璃、鋁、塑料和紙張等材料。
在“雙碳”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擁有高回收利用回報率的廢舊輪胎成為橡膠輪胎行業眾多行業企業爭相入局的領域,歐美正在擴張廢舊輪胎處理產能。
就在去年,兩大輪胎巨頭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相繼宣布有所動作。普利司通透露已開始使用安裝在東京普利司通創新園的測試裝置,通過熱裂解生產輪胎衍生油和回收炭黑;米其林則計劃聯手輪胎熱裂解公司Enviro和私募股權公司Antin宣創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輪胎回收集團”。
一路走高的廢舊輪胎價格
廢舊輪胎上游主要用于汽車行業的輪胎替代,下游產品主要是熱解生產的再生橡膠、膠粉及炭黑、熱解油、鋼絲等。受益于供需的穩定增長,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均價近年來大幅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廢舊輪胎回收均價達到1365元/噸,市場規模達到92.0億元,同比增長19.76%。直至當下,輪胎價格依舊居高不下。
探索廢舊輪胎的“黃金”點
顯然,中國廢舊輪胎回收市場規模極其龐大,并隨著裂解技術在廢舊輪胎上的突破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態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不僅創造了經濟、環境價值,其實更是為我國指明了一個朝陽產業,而這點才是其真正的“價值”所在,廢舊輪胎行業也備受重視。
為了進一步規范行業的發展,工信部印發了《廢舊輪胎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20年本)》,從技術裝備和工藝、生態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管控以及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規范要求。隨后,2021年2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為我國廢舊輪胎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基礎。
從曾經的“黑色污染”變成如今的“黑色黃金”,廢舊輪胎產業大有可為。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