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4年10月10日。今年,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覽會(Automechanika Shanghai)以“創變 ? 融合 ? 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突出其在汽車行業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推動作用。展會將邀請全球參展商展示創新的綠色技術和解決方案,同時還將舉辦多場論壇、研討會和圓桌討論會,展示行業在減少碳足跡方面的創新成果,促進可持續出行的未來發展。作為集信息交流、市場推廣、商貿服務及產業教育于一體的汽車全產業鏈服務平臺,Automechanika Shanghai一直積極促進跨領域、跨行業的合作與共融,深入洞察產業未來發展和前瞻布局,為汽車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
時值展會20周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將于2024年12月2至5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舉行,歡迎全球汽車業內人士參與。展會主辦方——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及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優化環保措施,減少碳足跡,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Automechanika Shanghai通過積極推廣環保實踐,并倡導采用環保材料以踐行環保責任。例如展會的標準展位已全面采用E0級板材確保可回收和符合消防安全標準;利用型材、卡布噴畫等可重復使用材料取代原有傳統建筑材料等。此外,展會已經過渡到了規劃展覽布局、設計和展位制作等流程數字化、無紙化系統,符合當前環保和能效趨勢。
隨著社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不斷增加,綠色產業和環保實踐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關注焦點。在本屆展會350,000平方米的整體展示空間內,主辦方積極倡議6,500家參展商采用可回收材料、模塊化搭建、節能照明和垃圾分類,創造一個舒適且能源高效的展覽環境之余,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主辦方關注可持續發展不限于運營,而且已擴展到宣傳推廣領域。展會大幅減少印刷材料使用,轉向數字傳播和營銷。Automechanika Shanghai的AMS Live線上平臺有效整合了展會資源,讓觀眾輕松體驗包括瀏覽參展企業的線上展臺、商貿配對、預約洽談、現場直播、在線視頻會議等功能。
創新轉型及可持續發展塑造汽車市場前瞻藍圖
中國正致力于改造其汽車生態系統,投入了大量資源于交通物流領域的脫碳工作,尤其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展現出了強勁的推動力,引領著全球汽車生態系統的綠色轉型。2024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在創新、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體現了技術進步在推動汽車市場中的可持續實踐方面的關鍵作用。約有三分之一的參展商將在展會現場展示與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相關的產品,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市場對這兩大領域相關技術發展的強烈需求,也預示著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大趨勢。值得關注的是,位于5.1館全新推出的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板塊,整體展示面積超26,000平方米,此次展品范圍較往屆大幅擴大,預計將匯聚超過450家參展商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示核心電動化部件及系統、補能及儲能、智能駕駛、智能底盤、燃料電池、電氣系統、電池技術、自動駕駛和數字管理等綠色先進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江鈴集團的智能駕駛方案、上海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黑芝麻的高性能自動駕駛芯片以及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等。
再制造專區打造循環經濟 促進汽車產業綠色發展
汽車再制造大幅提高能效和減少排放,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響應行業的殷切需求,位于6.1館的再制造專區將展示涵蓋再制造汽車發動機、變速箱、車燈、渦輪增壓器等數十個品類上百種型號的再制造產品。例如廣州萬震達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再制造發動機,各項性能指標達到了原廠新品標準外,其資源消耗僅為制造新品的30%。專區還將舉辦有關政策和可持續性的研討會,推廣資源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與交流。吉沃汽車部件、三立、斯泰蘭蒂斯、雨辰等眾多境內外知名再制造企業都帶來他們的前沿展品,其中斯泰蘭蒂斯將首次展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再制造產品。
“技術 ? 創新 ? 趨勢”的概念展區和同期活動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思路
“技術 ? 創新 ? 趨勢”概念展區的回歸,無疑為交通物流技術領域搭建了一個集產品展示、互動交流與信息共融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其中主會場將精彩呈現30多場研討會,涵蓋人工智能在汽車中的應用、能源技術革新、可持續發展等熱點話題,全方位展示汽車行業的科技創新與發展趨勢,助力參與者把握行業脈搏,洞察未來機遇。
本屆展會將同期舉辦70余場同期活動,涉及眾多可持續發展議題。其中,2024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汽車產業國際發展大會,將成為備受全球汽車行業矚目的一大亮點。此次大會圍繞汽車產業的國際化、數字化、綠色化,從電氣化、智能技術、數字化改革、供應鏈重塑等的發展趨勢、挑戰與機遇展開深入探討,為行業領袖、專家及企業代表提供了一個思想碰撞、經驗分享與合作交流平臺。屆時,來自整車(吉利、東風汽車)、跨國零部件企業(博世)、新能源領軍企業(中創新航)等領先企業的代表將分享他們在綠色轉型、資本管理、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實踐等方面的寶貴經驗和前瞻思考,助力企業加速國際化布局。
此外,人才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2024年國際汽車產業人才發展論壇應運而生。論壇聚焦高科技型人才的培養、引進與發展,旨在為長三角乃至全球的汽車產業搭建一個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平臺,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綠色里程活動 用步履踐行環保
展會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置于核心地位,并推出“綠色里程”活動,慶祝展會20周年。參與者通過計步捐款支持植樹,體驗個人行動對環境的積極影響。每步的累積助力植樹造林,強調個人環保行為的重要性。展會鼓勵每位參與者在四天內用腳步丈量對自然的熱愛與尊重,將步數轉化為實際捐款,不僅促進身體健康,也形成集體環保效應。個人的小舉動將推動地球朝著更加綠色、可持續未來的方向發展。
Automechanika Shanghai由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如需了解更多展會資訊,歡迎訪問展會網站www.automechanika-shanghai.com.cn或通過電子郵件auto@china.messefrankfurt.com垂詢。
熱線電話:
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86 21 6160 8430
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86 10 8260 6772
- 完 -
新聞信息和照片:
www.automechanika-shanghai.com.cn/press
敬請關注Automechanika Shanghai社交媒體專頁:
微信 - AutomechanikaSH 服務號
媒體聯系:
陸唯伊小姐
電話:+86 21 6160 8561
viki.lu@china.messefrankfurt.com
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
中國上海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229號
世紀大都會1號樓11層,200122
www.messefrankfurt.com.cn
www.automechanika-shanghai.com.cn
于佳璇小姐
電話:+86 10 6194 3807
yujiaxuan@sinomachint.com
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丹棱街3號
國機集團大廈A座,100086
www.sinomachint.com
法蘭克福展覽集團簡介
法蘭克福展覽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擁有自主展覽場地的展會主辦機構,其業務覆蓋展覽會、會議及活動,在全球28個地區聘用約2,300名員工,業務版圖遍及世界各地。2023年營業額逾約6.09億歐元,集團與眾多行業領域建立了豐富的全球商貿網絡并保持緊密聯系,在展覽活動、場地和服務業務領域,高效滿足客戶的商業利益和全方位需求。法蘭克福展覽集團核心優勢在于遍布世界各地龐大、緊密的國際行銷網絡,覆蓋全球約180個國家。多元化的服務呈現在活動現場及網絡平臺的各個環節,確保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戶在策劃、組織及進行活動時,能持續享受到高品質及靈活性。我們正在通過新的商業模式積極拓展數字化服務范疇,可提供的服務類型包括租用展覽場地、展會搭建、市場推廣、人力安排以及餐飲供應。作為核心戰略體系之一,集團積極實踐可持續化經營理念,在生態、經濟利益、社會責任和多樣性之間達成有益的平衡。有關集團可持續發展進一步資料,請瀏覽網頁:www.messefrankfurt.com/sustainability。集團總部位于德國法蘭克福市,由該市和黑森州政府分別控股60%和40%。有關公司進一步資料,請瀏覽網頁:www.messefrankfurt.com.cn。
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機國際)是大型中央企業集團、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外企業技術交流與貿易促進綜合服務平臺。公司聚焦商業會展,提供“展覽組織、會議活動、運營搭建”等會展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擁有“國機會展”、“西麥克 ”及“中國機床”三大業務品牌。在境內,舉辦自辦展50余個;在境外,擁有近20個海外自辦展并代理境外展會近200個。組展規模排名位列中國貿促會統計的2020年度內地組展企業第一名,出國代理展覽數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有關公司詳細資料,請參詢網頁:www.sinomachint.com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