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對我國航空輪胎的研發和國產化進行了報道和關注。
位于廣州市黃埔區的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近期已經完成了設備安裝和部分功能調試,建成運行后將為仿生合成橡膠制造的航空輪胎最終走向產業化奠定基礎。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綜合研究試驗臺,從航空輪胎的靜力學到動態特性研究都可以完成。
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主要由飛行起降動力學、硬核科技和航空輪胎制造實驗基地組成,其核心是一系列飛行起降動力學大裝置,主要包括航空輪胎高加速試驗臺、輪胎道面環境試驗臺、飛機起落架擺振試驗臺等大裝置。
航空輪胎高加速試驗臺,是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里輪胎性能測試的利器。它能夠模擬、測試航空輪胎在最大每小時600公里的速度時與地面摩擦,同時發生輪胎的偏轉、側傾等情況下,航空輪胎的可靠性及使用壽命。
經過反復測試,目前由我國科學家研制并送到這里的仿生合成橡膠航空輪胎,在極端工作條件下,可以實現比天然橡膠制造的航空輪胎使用壽命提升35%以上。
在吉林長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試驗基地里,一批批仿生合成橡膠下線,經過壓塊包裝后,被送往制造工廠,用于新一批航空輪胎樣品的制造。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白晨曦介紹,原材料是制約我國高端航空輪胎發展的第一步。要實現穩定供給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目標,則非“仿生合成橡膠”這個辦法莫屬。
要達到航空輪胎的使用標準,需要讓仿生合成橡膠具有特級天然橡膠類似的性能。科研人員通過模仿天然煙片橡膠的精細結構,在合成橡膠分子鏈上以特殊的方法嵌入蛋白質和磷脂,攻克了連續聚合工藝和工程技術,制備出了批量化仿生合成橡膠,其關鍵性能、指標目前已達到進口特級天然橡膠的水平。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楊小牛指出,仿生合成橡膠的成功研發,標志著我國已經將天然橡膠從農產品變成了工業品,克服了天然橡膠的品質對地理位置的苛刻要求,也不再依賴進口。我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生產量,把存“戰略物資”變為存“技術和生產裝置”。
破解了原材料供應難題只是實現了新型民用航空輪胎國產化的其中一步。如何研制出具有強大性能和市場競爭力的航空輪胎產品,從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這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又一道難題。
彈性體功能復合材料實驗室,可以對輪胎橡膠材料配方進行各種性能驗證試驗,為輪胎設計提供數據。
科研人員自主研發出一套全新的數字輪胎工業軟件,同步實現輪胎結構設計與性能預測。在軟件中,輪胎的各項數據、受力情況等要素一目了然,不僅可以實現亞毫米級空間解析度上的設計,還大大縮短了原有的流程和開發時間。
為了實現航空輪胎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這一目標,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依托“仿生合成橡膠”專項,已經完成航空輪胎國產化技術全鏈條貫通和應用驗證,實現了仿生合成橡膠和數字輪胎工業軟件兩項“從0到1”的原創性技術突破,掌握了41項核心技術,從而使我國在航空輪胎工業上走出一條完全區別于西方國家的創新之路。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