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車在華還是沒能挺過去。
2023年7月12日,《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被公開,信中稱產品受市場轉型影響,銷售遠未達預期,經營陷入困境,公司于6月份正式進入臨時停產階段,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該全員信由廣汽三菱總經理山本賢一朗、執行副總經理李曲明簽名。
旗下“銷量擔當”單月訂單不足一千
由廣汽集團和三菱各出資50%成立的合資公司廣汽三菱,成立于2012年。四年后,廣汽三菱迎來第三代歐藍德的國產化。在那個燃油SUV橫行天下的時期,國產歐藍德也頭頂20萬元以內唯一可以買到的4驅7座合資SUV光環,月銷近萬。其后三年,廣汽三菱銷量年年突破十萬輛,2018年最高年銷量達到14.4萬輛。巔峰過后,廣汽三菱銷量開始持續下滑。繼2021年銷量跌至6.6萬輛后,去年銷量更是只有3.36萬輛,僅為巔峰期的四分之一。
根據2022年廣汽集團財報顯示,廣汽三菱去年推出歐藍德和純電動車型阿圖柯,但今年一季度,“最好賣”的歐藍德訂單僅為三位數。而其它車型只賣出十幾臺甚至幾臺。而從廣汽集團發布的4月份產銷快報中,已經看不見廣汽三菱的單獨數據。
廣汽三菱四款在售車型銷量構成中,九成訂單都來自于歐藍德,但在自主品牌新能源SUV都已內卷加劇的情況下,歐藍德憑借品牌情懷已經無法支撐。2022年11月上市的該車,月均銷量還不足1000輛。廣汽三菱首款純電車型阿圖柯,自去年3月上市后,月銷量更是從去年的兩位數,跌至今年的個位數。由于廣汽三菱長沙工廠年產能長期處于閑置狀態,已經引起人們猜測,該工廠將轉為埃安代工。
對此,廣汽集團有內部人士以“目前廣汽三菱的股東三方正盡全力推動企業的紓困轉型工作”作為回應。“轉型步伐太慢,跟不上市場發展節奏,這導致三菱在華沒能挺過去。”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退出中國”傳聞曾不絕于耳
事實上,不僅僅是銷量暴跌,廣汽三菱的資金狀況同樣陷入困境。
廣汽集團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廣汽三菱負債總額65.74億元,資產總額81.32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1%,逼近警戒線。而截至2022年底,廣汽三菱的資產總額為59.61億元,資產負債已達到59.53億元,資產負債率擴大至99%。2022年9月,廣汽集團曾向旗下合資企業緊急輸血15億元,其中10億元用于廣汽三菱,以改善現金流。
而在今年6月21日,根據廣汽集團披露的《關于向廣汽三菱提供委托貸款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同意合資企業廣汽三菱各股東方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廣汽三菱提供總額不超過18.84億元的資金支持。按照股比,廣汽集團將提供不超過9.42億元委托貸款。
此前,在業內人士看來,廣汽三菱雖然沒有官宣退市,其實已經命懸一線。去年以來就不斷傳出廣汽三菱“退出中國”的傳聞。但是直至今年三月,官方還是重復著同樣的話語:公司正常運營,三菱沒有退出,工廠也在運轉。根據最近一次官方說法,三菱汽車在中國的停產時間延長至5月以后。據該公司發言人表示,正在和合作伙伴廣汽討論何時恢復在中國的生產,但無法透露具體時間。
直至7月13日,當《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被公開,信中稱產品受市場轉型影響,銷售遠未達預期,經營陷入困境,公司于6月份正式進入臨時停產階段,此消息也經廣汽集團內部人士確認。
一名旗下有廣汽三菱經銷商的大型經銷商集團內部人士透露,現在該集團旗下的廣汽三菱4S店只剩下售后服務部門在維持舊車主的維修換件及售后工作。“畢竟沒有新車賣了,該品牌授權經銷商也降級至2S店。”該人士介紹,至于接下來經銷商是繼續專注廣汽三菱的售后,還是轉投其它品牌,就由店方自行決定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