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粵港兩地走私輪胎
深圳海關7月2日發布消息稱,該關在6月中旬開展“2020藍劍1號”查緝行動中,破獲一個長期盤踞在深圳羅湖區、利用粵港兩地牌車走私輪胎及電子產品的犯罪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初步查明走私團伙涉嫌走私輪胎達5萬余條。
經查,該走私團伙長期雇傭粵港兩地牌貨車司機走私進口汽車輪胎。6月19日,深圳海關共出動警力80余人,分成16個行動組抓捕目標人物、查緝倉庫,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現場查獲輪胎及相關書證、物證一批。初估案值7000萬元人民幣。
去年廣東曾查獲大宗輪胎走私案
2019年6月26日,廣東湛江海關聯合青島、廣州、深圳、汕頭、黃埔、江門海關,破獲一宗特大進口輪胎走私案,案值2.4億元。
經查,涉案走私團伙在德國、美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境外廠家訂購輪胎后,采用通過關聯公司制作假單證“洗單”及組織粵港兩地牌車“換胎走地”等方式走私,然后在中國內地銷售牟利。經初步偵查,自2017年至今,上述團伙共涉嫌走私輪胎約23萬條,案值約2.4億元,偷逃稅款約6200萬元。
輪胎企業也走私!
去年2月19日,貴州省貴陽市海關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這家子公司處以罰款1510萬元。據輪胎商務網了解,2012年至2016年期間,貴州輪胎進出口公司將10#天然橡膠生產的成品,用于一般貿易出口和國內銷售。在這期間,10#天然橡膠為保稅進口貨物,進口時暫緩繳納相關稅費。該公司將成品用作一般貿易出口或國內銷售后,未補交暫緩繳納的相關稅費,涉嫌“飛料”走私。
同期,貴州輪胎進出口公司未按相關規定,設置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賬簿、報表,以及存放海關監管貨物。因此,除上述處罰外,貴州輪胎進出口公司還需補繳關稅和增值稅,合計約6644.23萬元。
走私輪胎傷害多方利益
很多走私輪胎,是在國外存放過久的舊胎。而那些不法商販為了利潤,將其改號再售,產品質量堪憂,還極其危險。除此之外,水貨輪胎無處售后。要知道,走私輪胎本來就是違法的,車主購買了違法產品,想要得到法律保護,恐怕有點難。一旦輪胎出了事情,車主也只能不了了之,自認倒霉。
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水貨輪胎主要集中在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外資大品牌上。高端品牌輪胎占水貨市場90%以上份額,大尺寸或罕見尺寸的水貨輪胎市場更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