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泰重慶工廠投產至今僅5年時間,憑借其扎根中國汽車工業重鎮重慶的地理優勢,其年產能已經達到630萬條。而我有幸在此前,受邀探訪韓泰在中國最年輕的工廠——韓泰重慶工廠,對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扎根重慶 打造西進新支點
2013年1月正式投產以來,韓泰輪胎重慶工廠見證了重慶汽車制造業的高速發展。
2012年重慶制定《重慶市汽車工業三年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打造中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制造基地。現在的重慶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重鎮,除了長安、力帆、恒通、慶鈴、上汽依維柯紅巖等本地車企外,北京現代、上汽通用五菱、東風小康、北汽銀翔、華晨、濰柴等知名車企也紛紛落戶重慶。
事實上,重慶工廠的投產也進一步完善了韓泰輪胎在中國的布局。作為韓泰輪胎位于中國西部地區的工廠,重慶工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輻射西南地區的汽車產業集群,滿足重慶本地整車廠,比如長安福特及北京現代等企業的原廠輪胎配套需求,降低生產成本。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重心向低線城市轉移,重慶工廠也為韓泰爭奪新一輪市場紅利提供助力。此外,以重慶為中心的中西部地區未來將成為中國新增汽車消費的主體,這也使韓泰能實現市場增量與產能的合理平衡。
韓泰在全球4個國家建有8個生產基地,其中3家工廠就在中國。目前中國是韓泰在韓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生產地,產能占韓泰全球年產能的1/3以上。按照韓泰輪胎的規劃,2020年在全球OE市場的銷量目標為5000萬,市場份額目標為10%。中國以外的市場將是韓泰輪胎重點拓展的市場,而重慶工廠50%的產品都將銷往海外市場,這對于韓泰提高在全球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制造升級 樹立自動化新標桿
從原材料進入工廠開始,再到胎體成型和硫化的每一個生產環節,重慶工廠基本上都是由自動化設備在操作。智能機器人、機械手臂等全自動化設備,在重慶工廠隨處可見。在硫化環節,生胎也是使用機械手臂裝入硫化機形成成品輪胎。
高程度的自動化一方面提高了人力使用效率,其次,制造工藝升級還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對于輪胎生產硫化的過程中產生的硫化物氣體,韓泰輪胎重慶工廠采取了系統自動回收處理,減少因制造產生的異味。在線監測系統會對制造過程中的壓出重量、壓出寬度、壓延層厚度、裁斷寬度等生產數據進行標準化監控。均勻性檢測、動平衡測試和X光檢測同樣全部由機器完成。
總結:
據重慶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重慶汽車及汽車零配件出口額同比增長25.9%,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拉動重慶市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隨著韓泰輪胎重慶工廠的產能逐步釋放,重慶在全球汽車行業的競爭力也將有望得到提升,重慶汽車制造業的出口規模勢必進一步擴大。
兩江新區是中國中西部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而韓泰輪胎算得上是“韓資西進”的典型代表。今年出臺的重慶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慶將在“十三五”期間構建更加完善的汽車制造及零部件配套產業集群。對于韓泰輪胎而言,重慶工廠目前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伴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推進,以及重慶工廠產能的逐步釋放,韓泰輪胎在重慶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