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一則名為《我為什么要辭職去阿拉善》的微博文章引起了大眾熱議。據文章描述,這位博主在三月下旬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并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自駕前往阿拉善,深入螞蟻森林,呼吁大家關注生態環境,看看那些在極端氣候下守護沙漠的梭梭樹,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這一舉動得到了很多主流媒體和網友的關注和支持,網友紛紛留言委托他們看看自己在支付寶螞蟻森林種下的樹到底什么樣子,一行人歷經艱辛,從青島出發,沿途路過濟南、邢臺、汾陽、呂梁、銀川等地,歷經15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最終成功抵達阿拉善。
山西陜西 黃河為界
因路途遙遠,路況復雜,阿拉善公益之行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挑戰。由平原到戈壁,植被不斷變化,點點綠色漸漸消失,大片戈壁開始映入眼簾,在經過陜西和山西的交接處時,除了被縱橫交錯的溝壑景象所震撼外,由于嚴重的沙漠化,導致當地的空氣質量非常差,不期而至的沙塵天氣總是人頗為擔憂。
“在橫渡黃河時,起伏不定,大小不一的碎石灘涂路面,給司機的駕駛技術與輪胎的性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微博小主@剪了個酷頭hhh在回憶進入沙漠前最難忘的記憶時說道,“在這樣的路面行駛時,我們都是比較緊張和謹慎的,畢竟都是比較鋒利的大石塊,擔心在這樣的路面發生爆胎,耽誤行程。當車平安抵達到船上時,我們才疏了一口氣。幸好我們的輪胎非常給力,一路安全平穩地載著我們,全程沒有都出現任何損傷,也給我們后續深入沙漠,增加了信心”
沙漠穿越 一往無前
經過四天的自駕旅程,微主一行人終于抵達了他們的目的地——阿拉善。在咨詢當地阿拉善SEE基金會并了解了當地的自然情況后,開始了騰格里沙漠的穿越。
“看到無限延伸的沙漠時,第一眼是很震撼的。在穿越沙漠的整個過程中,都會伴隨著各種危險,比如陷入細沙中無法開動或者直接翻車。車隊行進,每輛車必須跟隨前車的車轍前進以確保安全,所以如果前車選擇沖頂通過,那么后車也需要沖過去,而沙漠中沙丘頂的沙子非常松動,我們的車子有幾次就卡在了沙丘頂端。不過幸好我們是一整個車隊隨行,其他車輛收到救援呼叫后會立即返回施救,加上輪胎非常給力,而且我們車隊老司機擁有多年的沙漠穿越經驗,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困境都被一一化解了……”博主在微博上說道。
種下希望 安全守護
巨大的荒漠面積及較低的植物成活率,都表明著抑制荒漠化的任務甚是艱巨。在抵達螞蟻森林后,博主一行人在當地牧民的陪同下,一起在沙漠里種植了能夠改善環境并且根部還能作為經濟作物的梭梭樹。在與牧民的交談中得知,他們一般是從早上七點一直種到晚上八點,一天一個團隊大約可種植兩千顆。這些數據看似龐大,但與荒漠的面積相比,真的是杯水車薪。
“剛開始學習種植時,還有一些不適應,需要先用鐵鍬把上面的干沙鏟到一邊,一直挖到能夠看到濕潤的沙子,然后要將鐵鍬用力的插到濕潤的沙土中,再在鐵鍬與沙土的縫隙中插入梭梭樹,整個過程非常消耗體力,而且沙漠中風沙肆虐、烈日暴曬、行走艱難,可以說種植環境非常惡劣,只有真正親身經歷過后,才會明白他們的艱辛,也會更加的敬佩他們。”
這群可愛而又瘋狂的人,就如同沙漠中的梭梭樹一般,雖然渺小,但是偉大,在這一路上,不辭艱險,一路西奔,守護著他們的綠色公益之夢。無論是面對艱辛的旅途,崎嶇的山路,還是空曠的戈壁,危險的沙漠,都無法阻止他們前行的腳步,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加入他們,將綠色和希望傳遞下去,影響和改變更多的人!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