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輪胎行業“漲”潮連連,承續17年以來的漲價趨勢,許多企業已經是“二連漲”“三連漲”,甚至是“N連漲”。從大品牌到小企業,先后祭出“調漲”大招。面對一片“漲”聲,輪胎人難免疑惑:為什么還在漲?到底是真想漲,還是在炒作?
先讓我們放出一張圖,看看2018年以來有哪些企業漲價了:
為什么漲?輪胎廠商異口同聲
通觀這些企業通告的漲價原因,無一例外均表示“近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產品的利潤空間被壓縮”“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決定提高產品價格,改善盈利狀況”。確實,近段時間以來的原材料市場走勢不容樂觀:
◆為改善橡膠供給過剩狀況、保護本國膠農利益,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世界主要天然膠出口國正謀求采取一致行動,通過減少橡膠樹種植、減少割膠量等提高生膠價格。
◆居高不下的天然橡膠進口量和高昂的關稅。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國內進口量呈現迅速上揚態勢。2018年1月份,中國天然橡膠進口量達到56.48萬噸,較2017年1月份增長44.48%。另一方面,我國天然橡膠進口關稅高。據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了解,我國一般貿易項下天然橡膠進口征收20%關稅,僅次于印度的25%——有趣的是,中印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對天然橡膠征收關稅的國家。相比之下,美國、法國、德國、韓國等輪胎制造業大國均實行零關稅政策。
◆環保部發布的《環保綜合名錄(2017年版)》,將國內現行的主要橡膠助劑都定為“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雙高”產品。在當前環保高壓下,這一定性將對助劑廠家產生巨大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規定,“雙高”產品將不能享受出口退稅等福利,這對助劑企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總而言之,橡膠助劑產品的價格將在短期內將保持高價態勢。
◆炭黑、橡膠助劑、簾線等原材料廠家同樣深受環保督查影響,紛紛提高了產品價格,致使其價格也是居高不下。
是炒作還是真實?
本輪漲價之所以備受矚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業內大企業的引領,既然不乏馬牌、雙星等國內外品牌企業,也不缺玲瓏等營收狀況亮眼的龍頭企業。這表明原材料價格上漲確實對全行業造成巨大的壓力。
“炒作”的質疑,主要來源于表格中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其中幾家在每次漲價時均可見它們的身影,更引發“蹭熱度”的質疑。但是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市場分析師認為,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這些小企業缺乏知名度,僅是就市場消費者總體認可度而言;在各細分領域內,它們從不缺乏一定的市場份額。之所以跟風喊“漲”,可能出于兩個考慮:從明面看,是趁機跳出價格戰泥沼,改善營收;從更深的盤算看,則是借機“壓死”那些不如它們的小作坊,搶占低端市場份額。做品牌、做渠道,對這些實力有限的小公司來說,實在是強人所難;跟著大方向走,主動漲價,借機提高“曝光度”,反倒不失為一種應變權宜。
需要提醒的是,在價格面前,大企業有足夠的錢來打價格戰,也有牢固的渠道來應對漲價。相反,小企業在價格面前更像“走鋼絲”,太便宜沒錢賺,太貴沒人買。如果沒能準確把握漲價的火候,大規模漲潮可能會使他們的競爭優勢徹底喪失。在大企業品牌份量日益顯現的今天,這些企業的營業處境將十分艱難。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