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輪胎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心儀的輪胎產品。作為融入汽車和工程機械基因的輪胎第一門戶,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特別統計了2017年阿里系線上乘用車輪胎各項數據情況,為大家勾勒輪胎電商的總體場景,以期溝通線上線下渠道,助力“互聯網+”時代的輪胎行業砥礪前行。
一、全年大盤分析
2017年,阿里系乘用車輪胎類目訪客數高達5966.68萬人次,瀏覽量達3.8796億次,成交量452.62萬件,顯示輪胎電商所擁有的潛力。從流量來源來看,無線端(手機、平板等)占據了總訪客數的86.54%、總瀏覽量的91.83%和總成交量的83.37%。從平臺分布看,天貓平臺占據總訪客數的41.41%、總瀏覽量的37.54%和總成交量的33.04%。從每單成交價格看,基本穩定在880元左右區間,除了“雙十一”,其他月份沒有太大的波動。
下面我們用兩張圖表,直觀展示上述數據情況。
從表里不難看出:
1.無線端流量占有壓倒性優勢,充分表明“掌上時代”的巨大威力。
2.流量和成交量之間有著明顯落差。從流量看,阿里系乘用車輪胎類目的流量十分巨大(近6千萬的人次的訪客量、近4億次的瀏覽量),相較其他汽配行業的線上表現也很可觀。但是,這些流量最終沒有轉換成應有的成交表現,不得不說是輪胎行業的一大遺憾。其中緣由很明顯:輪胎商品具有特殊性,不同于其他汽配產品。
3.淘寶平臺表現更出色。從淘寶、天貓兩個平臺的成交情況分析,淘寶主要是成交量分散、知名度很有限的商家、甚至個人店鋪;而天貓則是力量雄厚、成交集中、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官方旗艦店和新興汽車養護電商平臺(途虎、特維輪等)。
二、月度情況分析
我們統計了2017年1-12月阿里系乘用車輪胎類目的訪客數、瀏覽量和成交量情況,以月度為橫軸,以訪客數(單位:人次)、瀏覽量(單位:次)和成交量(單位:件數)為縱軸,得到如下圖表:
從圖中可以看出,各指標的月度走勢有如下幾個特點:
1.月份之間差異不明顯,除了擁有“雙十一”加持的11月達到年度高峰,其他各月份分布相對均勻。至于成交量的波動,似屬正常市場現象。
2.訪客數、瀏覽量和成交量的走勢幾乎一致,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3.除了“雙十一”所在的11月份,全網乘用車輪胎的每單成交價穩定在800-900元區間,價格波動并不明顯。
三、品牌分析
我們統計了2017年阿里系乘用車輪胎成交件數前21名的品牌。這些品牌的成交件數之和占全網成交量的70.65%,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注:為了更清晰地顯示圖表,我們把柱狀圖的長度設定為全網成交量的22%。所以米其林在圖中顯示為(11.55%/22%×100%=)52.50%的長度。其他品牌類似。
總體來看,品牌分布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 外資品牌席卷榜單。通觀上榜品牌,米其林、普利司通、鄧祿普、韓泰、倍耐力、固特異、德國馬牌、錦湖、優科豪馬、耐克森、固鉑等國際一線品牌集體“霸榜”,勢頭強勁。瑪吉斯、南港、正新等臺灣品牌在大陸也有不錯的銷量,表現十分亮眼。
2. 相較之下,自主品牌的表現卻令人扼腕。尤其是實力強勁的玲瓏、朝陽品牌,其乘用車輪胎的良好銷售,未能轉換為線上的品牌口碑。這表明,自主輪胎企業的發展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買家分析
據統計,年輕群體成為輪胎電商消費市場的主力軍,35歲以下的青年買家占全體買家總數的六成,奠定了線上輪胎市場“年輕化”的格局。數據還顯示,經常網購輪胎的“發燒友”近80%為男性。
在區域方面,買家地區分布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沿海發達省市的份額領先,但內陸省份的實力也不可小覷。
在價格方面,數據顯示,除了少數極端價格區間,其他區間均有著不錯的份額。
2017年,205/55R16規格最受歡迎,明顯領先于其他規格。此外,195/65R15、225/65R17、225/55R17等規格也有著不俗的表現。
行業評論:見微知著,透過線上把握未來
輪胎是發展成熟的傳統行業,而我們如今所處的卻是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網絡聯結著你我,也在改變著世界,為商業活動帶來全新的面貌。傳統的輪胎行業實行層層分級的代理經銷制,對每個大區、省、市、乃至縣進行渠道管理,嚴密把控產品和價格,為企業利益最大化服務。在這種制度下,消費者無從知道上層決策,只能被動地接受產品和價格。互聯網的出現,使這一格局發生了明顯改變。透明的價格一覽無余,公開的信息使消費者首次獲得了主人公的地位。盡管前幾年沸沸揚揚的“輪胎電商摧毀市場”的預言并沒有實現,業內默契管控線上渠道,消費者也因安裝便利性問題裹足不前。但是,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有車一族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互聯網始終是行業繞不過的檻。成長于互聯網發軔之初的網絡一代,是業內必須面對的消費生力軍。
此外,互聯網在21世紀又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大數據”的出現,使互聯網擺脫了單一的溝通功能,向著更深層的領域發展。通過記錄消費者的網絡生活,我們可以全方位地獲得消費者的總體情況和消費偏好。其效率和精確度,傳統的“抽樣調查”完全無法比擬。據此,我們可以為傳統的輪胎行業勾勒出消費者的面貌和行為,如同鏡子般全景式展現這一群體。
顯然,輪胎行業的這面明鏡,正是今天方興未艾的大型電商平臺。囿于種種原因,我們所能展示的,僅僅是大數據視野下行業面貌的冰山一角。但是其中透露的信息,仍然描繪著新舊交替下的市場新局。比如說,我們注意到,買家扎堆外資輪胎品牌,這無疑是當前自主品牌的尷尬寫照。又比如說,在2017年全年各平臺、各月、各地區里,輪胎的每單成交價均出現了特殊的“韌性”現象,除了“雙十一”等特殊部分,價格變動可謂“波瀾不驚”;在地域上,不同于一般印象,內陸地區買家的消費量和消費額也相對可觀。總而言之,“互聯網+”為輪胎行業提供了全新的見解。見微知著,透過線上把握未來,是輪胎企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時代機遇!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