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跟一個愛美的女人聊鞋,你能從鞋的型號、鞋頭形狀、鞋底顏色等各個領域都對鞋有新的認知。但倘若你和一個熱愛汽車的人聊車,你可能連輪胎這個詞都很少提到。早在1845年,世界上第一個充氣輪胎就誕生了,但過了一百多年,我們依舊會忽略這個對汽車上不可缺少的部件。
事實上,輪胎也分很多種,比賽專用輪胎,量產車普通輪胎,性能胎……再細分一下,光頭胎、雨胎、拉力胎,這其中的文化,可謂深不可測。其實就像很多民用車的技術來源于賽事一樣,其實我們大部分民用輪胎的配方、外型、性能也是源自各個賽事的多重考驗下的積淀。簡單來說,輪胎通過比賽的考驗,再經過工程師的考量,變成我們日常使用的輪胎。那么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比較一下,在輪胎的進化過程中,民用輪胎和賽事輪胎,究竟有什么區(qū)別?
專注載重丁基內胎生產-環(huán)球丁基內胎
實際上,民用輪胎和賽用輪胎最根本的區(qū)別就是所用場合不同,民用輪胎側重于壽命,而賽事輪胎更傾向性能,所以從研發(fā)的角度來說,廠家對輪胎的配方就有所差異。最重要的一點是輪胎的配方是商業(yè)機密,但對于萬眾矚目的F1來說,有一個稱不上秘密的材料,是凱夫拉纖維。這種纖維即輕也耐久,但在民用胎中,一般常用纖維布來替代凱夫拉纖維。
配方的不同,也決定了兩種輪胎的性能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在賽道中,我們常會看到一種市面上少見的一種輪胎——光頭胎,顧名思義,光頭胎胎面光滑,而且它還有個獨特的性能,在達到工作溫度后,胎面會融化,從而讓胎面盡可能的以最大面積貼合于地面,帶來最大的抓地力,提高賽車的速度與操控性能。
當然很多人會問那假如下雨了,我們還能用光頭胎么?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下雨后賽道濕滑,賽道工程師會根據雨勢大小分別選擇不同的大雨胎、以及半雨胎,而這兩者的差別最大的也就是它們的花紋深淺和密度會有所差異,這樣在相同速度下,輪胎的排水能力會有所不同。舉了例子,一條F1大雨胎每秒可以排出80升積水,而GT賽車的雨胎每秒也能夠排出40升L水。
對于像飄移、拉力等賽事,所用的輪胎又有所不同了,飄移輪胎的特點可以說和賽道輪胎是反其道而行,要能飄,但也不能飄的過狠,總之是個難以拿捏的描述,外加為了增添飄移賽事的觀賞性,飄移輪胎還會增加一些能出煙的材質,讓觀眾在煙霧繚繞之中觀看一場失控邊緣的表演,是每一個飄移車手的初衷吧。拉力輪胎則更為特殊了,輪胎胎紋會更為粗暴有力,這樣也是很大程度的保證了在碎石路面賽車的抓地力,除此之外,在WRC等一些賽事,輪胎的邊緣還有硬牙,防止賽車在高速行駛狀態(tài)下因為碎石沖擊而發(fā)生脫圈……這樣看來,賽用輪胎簡直千奇百怪,但總體來說它們主要的作用是在比賽中發(fā)揮最大的性能保證車手順利完賽。
但上面所述的一切極端駕駛狀態(tài)在我們日常駕駛的情況下基本很難發(fā)生,所以我們日常駕駛的輪胎可能更趨向于提升輪胎使用壽命、車輛舒適性、降低胎噪以及提升車輛經濟性。從這幾個角度考慮,民用輪胎除了在配方上和賽車輪胎有所區(qū)別之外,在花紋,胎壁高度、胎壓以及外型中都和賽車輪胎有所不同。
設計一條普通的民用輪胎需要考慮的比賽道輪胎要全面的多,既要滿足晴天干地行駛,也要滿足雨天的濕地使用,可以說需要把一年四季節(jié)的氣候特點都得考慮進去,這樣普通用戶才不用因為天氣的原因而經常換輪胎。所以大部分廠商會在胎面的設計上選擇更具性價比的混合花紋輪胎,但也有人對性能會有所要求,所以也就有一些單導向花紋的高性能輪胎,這樣的輪胎花紋只是一個方向,這種設計可以讓輪胎發(fā)揮較高的抓地力,但在濕地或雨天行駛時抓地力會比較差。
再說一下兩者間更為顯著的差別——使用壽命,拿F1舉例,每條輪胎的平均壽命在30圈左右,也就是差不多半個小時。這段時間中輪胎的工作溫度最高會達到120度,隨著輪胎表面的橡膠逐漸顆粒化,壽命就會越來越低,抓地力越來越差。而民用輪胎的基本壽命會在5-8萬公里,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堅固與耐磨,還要適用于全路況。
可能你會認為賽車輪胎在完成服役后可以再次像民用車輪胎那樣回收利用,但實際上每條賽車輪胎都是一次性的,完成在賽道上的使命后就不能再次駛上賽道,因為高溫和賽道激烈行駛會讓輪胎配方內的分子鏈斷裂而喪失本來的配方特性。那么如何來判斷賽用輪胎的磨損狀態(tài)呢?其實無論是光頭胎也好,雨胎也罷,輪胎的表面會有為了監(jiān)測磨損程度而打造的小孔或胎紋,技師會根據這些小孔的深度或磨損狀態(tài)清楚的了解到賽車胎面的使用狀態(tài)。
胎壓的差別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點,一般來說,家用車的胎壓至少兩個大氣壓就成,這主要是由于家用車主要承擔著載重任務且要兼顧油耗。但賽車的胎壓通常在1.4至1.6個大氣壓左右,這可以讓賽車在彎道中整個輪胎完全帖服,且可以盡量減少顛簸和路肩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對于賽車來說,胎壓的變化對于賽車整體操控性能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甚至賽道上輪胎膠印的多少也會決定不同的胎壓使用。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從外型來看,賽車輪胎和普通輪胎的差別也很大,但相對來說,民用車的外型算是基本類似,但賽車的輪胎就可謂別有一番文化了,誰讓汽車運動衍生的分類那么多呢?總體來說,假如你想參加賽事運動,那么根據你的比賽分類而選擇合適的輪胎。
這里給大家解讀一下我們民用車胎上那些數字的含義
一般來說,輪胎標號的第一個數字代表著胎面寬度,單位是毫米;
第二個數字代表輪胎的胎壁厚度占輪胎寬度的百分比(輪胎的扁平比);
第三個數字代表的是輪胎的內直徑,單位為英寸。
以215/60 R16 95H為例:215是輪胎寬度;60是扁平比;R是真紅子午線胎(指輪胎的結構,表示此輪胎為子午線結構,也就是說它的簾布層是呈輔射狀排布在胎體內);16是輪胎的內直徑;95是承載系數(即每個輪胎可以承擔的最大重量);“H”表示速度級別(Q:160km/h;R:170km/h;S:180km/h;T:190km/h;H:210km/h;V:240km/h;W:270km/h;Y:300km/h;ZR:速度高于240km/h)。
焦作市環(huán)球丁基內胎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yè)生產載重丁基內胎的中型企業(yè)。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經過幾年的發(fā)展,現有員工300余人,固定資產2000余萬元,廠區(qū)面積20000平方米,具有日產各種載重丁基內胎20000條的生產能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