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幾天書的漫哥都知道,鞋底、輪胎上的紋路,是為了增大摩擦力。然而在一些賽車活動中,我們卻看到賽車用的竟然是表面毫無花紋的輪胎?
其實這種輪胎被稱為光頭胎,胎面上完全無任何花紋,能得到最大的接地面,反而在干燥路面上的抓地力非常大,能牢牢的咬住路面。
光頭胎隨著跟路面摩擦,胎面的升溫讓自身融化至凝膠狀態,俗稱“脫膠”, 軟化后的胎質具有很強的粘附力,能提供賽車極佳的干地抓地力,可說是熱熔胎的進階版。在比賽時,光頭胎擁有良好的極限過彎能力和循跡性能,能幫助車手跑出更快的圈速時間。因為這需要光頭胎達到一定的溫度才能實現,所以在比賽前車手都會進行“暖胎”。
實際上,廠商還會根據場地的氣候條件使用不同的膠料配方。極軟胎常用于起伏很大的賽道或10℃-30℃的地面溫度賽道。軟胎常用于20℃左右的場地。適中胎抓地力與耐用度平衡,適合濕熱氣候且20℃-35℃的砂質地面。如果是干熱氣候或35℃以上的砂質地面,就需要硬胎了。
為了辨別胎質而在胎壁上噴不同的顏色標示,紫線極軟胎、紅線超軟胎、黃線軟胎、白線為適中胎、橙線為硬胎
光頭胎只能用于賽道賽車,是嚴禁在一般道路上使用的,因為在濕地上光頭胎毫無抓地力,只有打滑的份。即使是干地,也要達到90℃-110℃的工作溫度后才有抓地力,一般道路上很難有條件達成。
當然,由于賽場上的激烈狂飆,幾圈下來輪胎就壽終正寢了。這也是為何F1中賽車要頻繁進入PIT區更換輪胎。另一方面國際汽聯為提高安全性、降低車速,從1998年開始強制要求一級方程式賽車中必須使用帶有凹槽的輪胎,光頭胎被有直紋溝槽的輪胎取代。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