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從有關方面了解到雙星并購錦湖輪胎案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鑒于錦湖輪胎自2017年以來市場和經營業績嚴重下滑,雙星依據雙方之前所簽署的《股權買賣協議》(SPA)的相關條款要求降低收購價格,而韓國方面拒絕了雙星的這一要求,因此依據協議,雙星很可能無責任終止已簽署的SPA。截止消息發布時,韓國錦湖輪胎的股價暴跌15%!
2016年9月,韓國產業銀行等錦湖輪胎債權團委托瑞士信貸發布了錦湖輪胎株式會社42.01%股份出售公告。本項目基于國際招標流程,綜合考慮競標企業價格和非價格因素后,雙星憑借專業的態度和在中國市場轉型升級的經驗等非價格因素優勢,最終被選為優先購買協商對象,并被債權團認為是最有能力、最合適的投資人。而且這一結果也被國內外多家媒體稱為“最佳的雙贏”。
據了解,自2017年3月雙方簽署SPA以來,面對新出現的各種復雜關系和問題,雙星本著誠信的原則,嚴格遵守國際規范和國際慣例,積極與債權團協商和應對。盡管債權團也一直在努力地解決這些問題,但令人感到遺憾和惋惜的是,由于近期錦湖輪胎的市場和經營業績嚴重下滑,以及錦湖輪胎新出現的各種情況,雙星要求降低收購價格,而韓國方面基于各種考慮沒有全部滿足雙星的要求,如果雙星堅持自己的立場,估計將無責任終止交割程序。
據公開信息披露, 2017年上半年錦湖輪胎虧損1081億韓元(約6.4億元人民幣),是三年來首次出現重大虧損。加上最近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接手錦湖輪胎將付出更多的代價,而且扭轉的難度更大、時間更長。但據分析家認為,雙星以錦湖輪胎經營惡化為理由、依據雙方之前所簽署的協議要求降低收購價格,也許只是個借口,其背后可能意味著雙星沒必要在目前的環境下為一家韓國公司而冒意想不到的風險。
對雙星來說,雖然前期做了精心的準備,帶著最大的誠意積極參與、努力推進,但如果放棄收購反而顯示出雙星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商業局勢中的應變能力。實際上,收購錦湖輪胎只是雙星“二次創業、創世界名牌”過程中的一次大膽嘗試,同時也進一步積累了實施國際化和并購重組的經驗。以雙星創世界名牌的戰略來看,不管結果如何雙星都不會因此而停止國際化并購的步伐。從這個角度看,放棄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