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雖然國內合成橡膠產能大幅增加,但受產需結構性矛盾、低價進口產品、貿易政策等因素影響,進口量依舊較大。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合成橡膠工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家,且產能還在上漲。但與此同時,行業也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問題常規合成橡膠的產量和裝置開工率在不斷降低。
產能矛盾突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合成橡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整理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合成橡膠的產量約為1456.3萬噸,增長率約為0.6%,預計2017年全球合成橡膠產量約為1495.7萬噸,增長率約為2.7%。2016年我國合成橡膠的產量同比2015年減少約2%,繼續延續2014年以來產量下降的趨勢。
截至2016年底,我國八大合成橡膠的總生產能力達到578萬噸。其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生產能力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生產能力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1%,其他外資和民營企業的生產能力約占總生產能力的53%。
近五個月來我國合成橡膠產量統計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合成橡膠行業市場分析報告》
進口方面,過去5年間,我國合成橡膠進口量年均增長4.8%。來自中國臺灣、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在呈下降趨勢,年均減少3.6%;尤其是中國臺灣和俄羅斯,年均減少9%~10%。來自東南亞地區的進口量在快速增加,年均增長20%以上。
然而,在產能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合成橡膠的開工率卻在逐步降低。裝置的開工率在2015年創新低之后,2016年進一步降低,整體裝置開工率不足50%。
目前,我國乙丙橡膠、丁基橡膠和異戊二烯橡膠生產能力出現了過剩,開工率處于較低水平,不少裝置自建成以來就一直處于停產狀態。
產品結構亟待調整
從總體上看,我國合成橡膠的需求量仍將增長,但增長幅度將放緩。隨著我國輪胎等橡膠產品品種結構的不斷優化,常規產品的需求量將逐漸降低。因此,要大力提高新膠種的生產能力,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合成橡膠各膠種牌號明顯偏少,還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不少特殊用途牌號依然要依賴進口。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國內一些合成橡膠生產企業認識到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積極開發新產品,不斷推進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滿足國內需求。
作為全球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推動全球合成橡膠行業增長的重要引擎。不過面對當前行業出現的問題,橡膠行業需要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加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