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副院長湯仲平
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汽車的發展,大大加速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近年來,電子技術的發展,使汽車發動機如虎添翼,成為高新技術的集成。然而,隨著能源和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汽車能耗和廢氣排放要求愈加嚴格,汽車節能化和輕量化成為汽車發展的主攻方向,發動機技術的革新和進步也成為實現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技術保障,作為發動機的“血液”,潤滑油產品的技術升級亦勢不可擋。
作為中國潤滑油行業領先品牌,中石油昆侖潤滑油產品遍及軍工、航空、采礦、電力、鐵路、化工、鋼鐵等眾多領域,尤其始終關注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7月20日,昆侖潤滑油杯“中國心”2017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潤滑油與發動機技術研討會在蘭州隆重召開。研討會上,“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評委專家以及江淮、吉利、長城、小康等多家車企代表出席,與中石油潤滑油公司專家,圍繞發動機與潤滑油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分享和討論。
昆侖潤滑油杯“中國心”2017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潤滑油與發動機技術研討會現場
中國潤滑油信息網(www.sinolub.com)、《潤滑油市場》雜志受邀出席,參觀了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實驗室,感受了中石油潤滑油先進的研發實力,并專訪了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副院長湯仲平先生,對未來汽車動力系統與潤滑油技術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副院長湯仲平先生
研發驅動,中石油蘭州研發中心技術領航
多年的市場深耕中,中石油昆侖潤滑油始終依托優質資源、優勢技術、優質管理確保以高品質的昆侖產品,為“中國汽車產業強國夢”助力加油,這背后,離不開中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五十多年來精益求精的技術探索與創新。
采訪伊始,湯院長首先為我們介紹了中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蘭州潤滑油研發中心是集潤滑油(脂)及潤滑油添加劑、燃料及燃料添加劑、原油評價及原油加工工藝等研究和分析、評定、技術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綜合科研實體,可以滿足符合API標準SE、SF、SH/GF-1、SJ/GF-2、SL/GF-3、SM/GF-4、SN/GF-5汽油機油,CD、CF、CH-4、CI-4、CJ-4(部分)柴油機油、GL-5、MT-1等規格的內燃機油、車輛齒輪油、變速箱油和工業齒輪油的評定需求以及《世界燃油規范》中制定的Ⅱ類、Ⅲ類、Ⅳ類燃料油的評定需求,同時可以滿足以上規格油品和添加劑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檢測、模擬試驗、臺架評定、中型放大及行車試驗等各項研究工作。
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潤滑油評定中心
在五十余年的發展歷史中,中心已形成以“兩油兩劑”為主的專業研究方向,談及近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湯院長如數家珍:截止2016年底,蘭州潤滑油研發中心共取得科技成果790多項,獲國家科技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0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73項,工業化轉化率85%以上;申請國家專利156項,申請國外專利1項,獲授權專利102項,2009-2012年,由中心完成的“齒輪油極壓抗磨添加劑、復合劑制備技術與工業化應用”、“環烷基稠油生產高端產品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高檔內燃機油及其添加劑的研制”等項目先后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實現了中心四年三獎的重大突破,填補了中國潤滑油界國家發明獎的空白,成就了中國石油旗下科研院所無上光榮。
主導行業標準制定,攻堅克難引領前瞻趨勢
湯院長表示,一直以來,昆侖潤滑油與國內燃機學會及著名高校結成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為江淮、吉利、長城、一汽、大眾、通用、東風等諸多車企提供裝機油和服務油,通過不斷深化合作關系,針對廠商的不同需求,同步進行低碳、節能、環保、技術領先的油品研發與實驗,以不斷創新升級的產品力,日趨完善的專用潤滑油開發和流程標準的建立,共御嚴苛的市場挑戰,為自主品牌發聲,最終讓終端用戶真正受益。
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實驗室
正如技術交流會上,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副總工程師謝驚春先生所分享的,近年來我國重負荷柴油機以基本實現了技術自主化,等同采用API規格的模式已經不適合我國國情。 為更好地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強國夢”,中石油昆侖潤滑油聯合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及主流汽車廠商與潤滑油產業鏈上游領先企業,主導中國柴油機油和汽油機油標準的制定與完善,引領行業企業及汽車制造廠商細化柴油機油臺架實驗及技術指標,為中國自主發動機潤滑油標準體系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柴油機油發展的驅動力,將朝著滿足低排放發動機硬件設計需求、發動機的耐久性和長換油周期和燃油經濟性發展,為滿足眾多汽車廠商及終端用戶需求,中石油專門成立了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長壽命柴油機油聯合攻關組,根據市場需求和中國實際情況,科研攻關組進行了大量的模擬試驗,先后攻克了油品高溫清凈性、高抗氧化性、高分散性等國際性技術難題。湯院長表示,“作為中國潤滑油行業的國家隊,‘發動機潤滑油中國標準開發’的發起單位,我們一直堅持自主配方的研發路線,在今年2月份上市的昆侖D12長壽命柴油機油,集獨特抗氧、抗磨技術和清凈劑配方技術為一身,創下了12萬公里超長換油周期的里程碑。”
湯院長介紹,行車試驗證明,昆侖D12能夠為降低70%的用油、耗材和人工維護等成本,備受市場贊譽。“接下來,昆侖還將持續研發創新,為中國高端柴油機油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實現了對高效節能、安全可靠、延長發動機壽命、提高運輸效率、節約維護成本和360度全方位服務的承諾。”
與會嘉賓參觀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實驗室
布局新能源車時代,昆侖箭在弦上
如今,清潔、環保、低耗的新能源汽車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新主題,中國迎來了彎道超越和實現汽車強國偉大夢想的戰略機遇,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為潤滑油的技術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研討會上,中國石油蘭州潤滑油研發中心科研管理部高級工程師汪利平先生在報告中提到,即使在最適宜電動汽車發展的乘用車領域,國際能源組織IEA預測:2030年汽油發動機占比90%,2040年占比75%。“毫無疑問,內燃機在未來至少30年將一直是汽車動力系統的主流,發動機仍將是汽車的‘心臟’,潤滑油仍將是流淌在汽車發動機中的‘血液’。也就是說,未來汽車潤滑油行業還有30年黃金期。”
在湯院長看來,在高壓共軌、EGR技術、渦輪增壓技術、輕量化技術等發動機技術驅動下,潤滑油產品的技術升級必須得到重視。“順應世界潮流與中國本土市場多元化需求,節能環保、低排放、低污染、長換油期是發動機油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無論是基礎油與添加劑配方的開發與自主化替代,還是潤滑解決方案與時俱進的創新與升級,肩負中國品牌使命的昆侖潤滑油早已箭在弦上!”
行業評論:
成功者總是不約而同地配合著時代的需要。在新能源車“大行其道”的今天,作為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行者與守擂者,中石油昆侖潤滑油以強大的品牌底氣和科研實力,凝神聚力,專注品質,緊跟發動機技術發展趨勢,走出了屬于中國品牌自己的康莊大道。
“中國汽車產業強國夢”絕不是一句高高在上的口號,而是憑借實實在在的努力與沉淀,真正將自主品牌和中國制造打造成為強國路上勢不可擋的驅動力。期待中石油昆侖潤滑油踏著時代的節拍,以科技創新擎起強國夢的大旗,引領中國自主潤滑油品牌開疆辟土,邁向更高的臺階!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