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佳通首次出征GT賽事,在炎熱多雨的馬來西亞雪邦,與TOPSPEED(上海擎速)和大眾青年冠軍方程式的才俊一起,站上了GTC組的最高領獎臺。
一年半后,帶著最新研發的Giti Compete GTR1輪胎,佳通與德國老牌車隊Dörr Motorsport一起,不僅征服了有“綠色地獄”之稱的紐博格林24小時賽,并在SP8組中摘得亞軍(154圈,約3900公里)。
眾所周知,穿越德國Eifel山區的這場賽事無疑是對賽車各個部分的極限挑戰。對于輪胎更是一場“世紀大比拼”,您所能想到的輪胎企業——例如米其林、倍耐力、普利司通、鄧祿普、韓泰等紛紛上陣,更是悉數帶來最佳產品來應對賽道300多米的垂直落差、177個極限彎道,以及隨時變化的天氣狀況。
你不曾想到佳通——這家立足于中國的新加坡公司,用了一套平均年齡30歲左右、產研于服務相結合的團隊,就實現了首次參賽順利登臺的壯舉,這也充分體現佳通在賽車領域走上了一條“上升通道”。
作為在紐博格林現場督戰的佳通輪胎執行董事、國際研發中心負責人彭偉軒欣喜地談道:“帶到前方的8人團隊全是中國籍工程師,這是相當大膽的決策!但是他們通過努力和拼勁,令整個項目從輪胎初步研制,到測試跟蹤、再到不斷改進,通過如此大賽的歷練,回國后起到一個‘傳幫帶’的作用,會使佳通賽車輪胎的水準不斷向前。我們有想法,GT3,甚至更高端的賽事會在這樣的‘氛圍’里不斷實現。”
據佳通輪胎工程師介紹,為了紐博格林24小時賽,佳通總共進行了3000條輪胎的,大約1萬公里的測試,走訪了法國保羅·里卡德、意大利蒙扎等知名賽道。再根據賽道的溫差大之特性——今年的賽事經歷了最高45度的賽道高溫,最低15度的低溫、以及隨時降臨的傾盆大雨,總共有6種不同配方的干雨胎被送上賽道。
從賽道的表現看,極具操控性和耐久力的賽事輪胎Giti Compete GTR1與蘭博基尼Huracan完美搭配,進一步提升了Huracan的操控性和抓地力,為賽車性能的完美發揮提供了強勁、持續的保障,讓Huracan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實力。
在比賽中,佳通的年輕團隊也亦進行嘗試,也在其中學習——在比賽剛進入夜晚之時,為縮進與榜首頭名間的領先優勢,佳通的工程師與車隊決定嘗試讓(最硬配方)輪胎多使用一個階段,以此節省換胎的時間。
剛開始一切進行的非常順利,然而在第11圈,車隊的69號賽車在南環(GP賽道)遭遇左后輪爆胎,看到這一幕,大家無疑又緊張起來……所幸離維修區僅有4個彎的距離,僅僅損失了3分多鐘的時間。當輪胎被換下,佳通的工程師對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并非是輪胎衰竭所至,而是比賽期間多次事故所產生的碎片所致。根據情況,他們宣布在比賽后期放棄“多使用一個階段”的策略,并著重關注每套輪胎換下后的狀態。
佳通工程師葛鳳雷這么談道這個小插曲:“這個就是比賽與測試不同的地方,不確定性太多,有時理論值無法成為現實。這對我們這個年輕的團隊而言,無疑上了一堂很生動的課。這也是我們不斷提高中所需要經歷的。”
比賽最后階段,車隊蘭博基尼Huracan賽車的傳動系統有些問題,頻繁進站,加上賽道開始降雨,進入“雨胎模式”。車隊P房的每一個人開始緊張起來,目不轉睛的盯著計時屏和賽車實時數據。當時鐘指針指向下午3點半,賽車順利迎接格子旗的揮動,所有人都長舒一口氣,開始相擁慶祝。
“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是全世界最具挑戰的賽事之一,雖然我們車隊曾11次獲得紐北24小時的(組別)冠軍,但誰又敢在這里掉以輕心。今年又有26%的賽車因為自燃、沖出賽道等不同因素退出比賽。但這次使用佳通Giti Compete GTR1的感覺非常棒,即使在夜間也可以狂飆,在過彎的時候抓地力表現非常穩,這可以讓賽車性能得到更完美發揮。”佳通車隊的R.Goral接受采訪時表示。
另外,常年報道運動車賽的DailySportcar負責人格拉漢姆·古德溫在比賽現場更是對佳通給出積極評價:“佳通輪胎所支持的Dörr車隊蘭博基尼的黃黑涂裝亮眼酷炫,讓人非常容易注意到他們的良好表現。在所有的經典24小時賽中,拿紐博格林作為起點無疑是非常具有勇氣的事,他們的團隊聽說很年輕,我相信佳通會像中國賽車運動的迅猛發展那樣,在未來數年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