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曾幾何時,是一個讓多少人興奮、激動、振奮的名詞,是一個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的行業。這個行業曾孕育了10余家上市公司,行業總產值在十年間從400多億元飆升到5000多億元。那個時候,中國首富的名字還不是王健林,還不是馬云,而是梁穩根,一個讓無數人向往的名字。十年黃金期過去,這個夢一度碎了;十年冰河期結束,如今似乎又回到了當初追夢的那個時刻。
2016年,工程機械行業為我們交出了一張驚喜的答卷。從下半年開始,挖掘機、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攪拌機等產品銷量全面好轉,相關工程機械制造商單季收入規模、盈利水平也傳來捷報,行業復蘇時刻儼然已經到來。只不過,“十年一覺揚州夢”,工程機械企業終究必須面對這些年發展的現實,腳踏實地向前行。
工程機械2016下半年復蘇強勁
制造成本不斷上升,訂單成交量明顯減少,利潤率普遍較低,企業大規模虧損……曾幾何時,工程機械行業的行情讓眾多業內人士談之色變,聞之心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我國工程機械產品(86個稅號)進出口貿易額為98.37億美元,同比下降15.5%。其中進口金額16.09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出口金額82.28億美元,同比下降15.9%。同時,各大企業的上半年財報也顯示,徐工、三一、中聯重科等幾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2016年1-6月份營收同比出現了兩位數的下跌。當時的業界據此判斷: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市場下滑趨勢明顯,行業總體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出乎業界預料的是,工程機械市場在第三季度的表現卻給了行業一個大大的驚喜。在經歷了7、8月份的小幅調整后,行業市場在9月份正式進入增長軌道。同樣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九月份工程機械單月進口額超過4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同時,9月份的增長也帶動工程機械進口累計降幅收窄到個位數,前三季度總體下降僅3.71%,為近兩年各月止累計進口額同比中最高水平。
企業方面,上述龍頭企業在第三季度全面扭虧為盈,帶動市場對工程機械行業復蘇的預期。其中,徐工在7-9月份實現營收39.52億元,同比增長11.14%;凈利潤3835.22萬元,同比增長319.34%。三一實現營收52.7億元,同比增長10.36%;實現凈利潤3663.1萬,同比增長525.45%。中聯重科實現營收50.99億,同比增長16.37%;實現凈利潤3423.78萬元,而去年同期是虧損2.08億。
不僅如此,中國工程機械的回暖也帶旺了相關國際企業。小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一度占據公司總銷量的近四分之一,但隨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不景氣,這一比例在2016年3月已經萎縮到了5%。但隨著三季度市場行情持續向好,小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小松公司發言人Akira Sato向外表示,小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8月同比增長60%,而9月份更是暴漲至97%。除了小松,卡特彼勒、日立建機等企業在華銷量也在復蘇。
踏入第四季度,工程機械行業復蘇的勢頭保持穩定。繼9月份國內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70.66%創下新高之后,10月份挖掘機的銷量又刷新了之前的記錄,同比增長達到了71.4%。在稍早前公布的11月數據里,這一記錄再次刷新,達到了72.64%。綜合1-11月數據看,挖掘機累計銷售63409萬臺,同比增長約15%。除此之外,起重機、裝載機的增長勢頭也十分明顯。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行業分析師認為,去年銷量基數低和相關固定資產新開工增長明顯,是促使9月份以來挖掘機銷量持續向好的兩大要因。考慮到明年一季度基數仍較低,工程機械銷量好轉的勢頭有望延續。
“黃金時代”再臨? 看待本輪復蘇需謹慎
三季度以來的行業回暖,是否意味著工程機械行業即將告別持續多年的不景氣,迎來了觸底反彈的拐點?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行業分析師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工程機械行業增長遠超預期,但行業仍應謹慎看待這一復蘇跡象,主要原因有二:
一、復蘇根基尚未牢固。9月份以來中國經濟明顯回暖,尤其是地產、基建兩大板塊帶動工程機械制造商銷量增長。可以說,工程機械行業的復蘇,除了去年同期基數過低的因素外,主要是由二下游房地產和基建復蘇回暖。今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銷售增長較快,房屋新開工面積進入2016年后持續向好,1-10月累積同比增長8.1%。基建投資增速近幾年保持相對穩定,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16年1-10月基建投資累積增速17.59%。這些增長傳導至投資端,體現為挖掘機的銷量和出現積極回升,為工程機械的復蘇提供了強有力支撐。與此同時,機械的自然淘汰周期也讓行業緩慢復蘇。從2008年設備銷售高峰至今,大量設備需要更新換代,國三標準的強制實施更是加快了這一進程。從下方圖片可以看出,2016年2-11月(按照慣例,國家統計局不公布1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數據)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累計同比一直維持在高于8%的水平。
但是,上述房地產和基建熱潮能持續多久,著實讓人懷疑。客觀來看,目前這波回暖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基建投入,行業雖然在去產能化上小有成績,但債臺高筑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從這一點上說,未來工程機械行業的短期表現仍將依賴于政府的基建投資。相關業內人士普遍預測,本輪復蘇進程將持續至2017上半年,之后的發展態勢將取決于2017年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更重要的是,經過數年的行業“寒冬”之后,工程機械行業目前正處于“L”形底部低位運行。即便本輪復蘇持續,也不可能重回近十年前的工程機械“黃金時代”。
二、行業分化,中小企業在坎坷中前行。據了解,到2016年10月,全國挖掘機生產企業已經從110多家下降至20多家,行業洗牌態勢十分明顯。劇烈洗牌之后,活下來的企業占據著更高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業績開始出現分化,“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格局逐漸凸顯。
前文我們列舉了徐工、三一、中聯重科“三巨頭”的情況,但這并不能代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全部面貌。由于實力差距懸殊,中小企業很難抵擋“三巨頭”的競爭優勢。而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的轉型升級,后者愈發利用自身優勢做大做強,進一步擴大了與其他企業之間的鴻溝。以三一為例,其在國內挖掘機的市場份額達24%,甚至超過了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巨頭,一般企業更是難以匹敵。又比如,三一以應收賬款為基礎資產設立了總額達13.15億元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ABS),并于12月10日對外發行,巧妙地把備受行業詬病的債務包袱變成企業融資新渠道。顯然,ABS這種新興的金融創新工具并不適用于規模、資金、人才都有限的中小企業。再者,三一在“一帶一路”中“走出去”,在印度等地建立海外基地,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在價格優勢方面給予中小企業巨大壓力。此外,三一海外市場收入已占公司整體營收的40%,加上公司業務多元化經營,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業業務風險。這些優勢都是廣大中小企業難以匹敵的。
無論如何,2017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迎來“小陽春”已成定局。相較業內的謹慎,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普遍樂觀看待本輪復蘇契機。中國銀河表示,判斷工程機械板塊有望進入景氣復蘇。招商證券則表示,如果今年是大型項目開工的高峰,那未來的兩年應該是投資高峰,“工程機械明年行業盈利大幅增長是大概率事件”。面對利好來襲,工程機械企業更應該謀求積極轉型,調模式、促升級,以期在后續的基建熱潮中獲取發展與生存的空間。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