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輪胎漲價傳聞風起云涌,但業界普遍質疑產能過剩大背景下的價格上漲是否具有實質性意義,先后宣布漲價的多家中小企業也被質疑是雜牌胎炒作。踏入11月,市場異動明顯增多。據輪胎第一門戶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獲悉,繼11月1日固特異打響品牌輪胎漲價第一槍后,中策也于15日宣布跟進。22日,米其林宣布旗下部分卡客車胎產品將漲價3%-5%,正式加入漲價大軍。
觀察公告,米其林認為“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輪胎制造成本不斷增加”,因此決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對部分卡客車輪胎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上漲幅度約在3%-5%。無獨有偶的是,此前幾家公司的調價理由也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固特異更直言是“橡膠價格顯著上漲”。
橡膠價格究竟漲成了什么樣,迫使這些輪胎大牌宣布漲價?
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提供的數據,11月22日天然橡膠的商品價格指數為47.65,較8月25日暴漲56%。以輪胎大省山東為例:
讓我們換一個視角,從長期角度來看:
我們發現,天然橡膠價格在暴跌之前曾經歷了4月份高位上漲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輪胎行業漲價的風潮也正是在4月份開始出現的,彼時包括中策、雙星在內的多家國內輪胎企業先后宣布旗下產品價格上漲。但本月漲價所波及的已不止是國內品牌,米其林、固特異也深陷其中。可以預見,本次價格調整將來勢洶涌,整個行業須嚴陣以待。
面對快速上漲的輪胎價格行情,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邀請有關市場戰略分析師針對此波漲價潮做出相應的點評,旨在讓行業人士更好地應對漲價潮的機遇和挑戰。
為什么是卡客車胎漲價?
答:(1)日前美國海關發布公告,自2016年11月2日起將不再對進口自中國的卡客車輪胎征收反補貼稅,刺激橡膠價格上漲,而卡客車輪胎的制造更依賴于橡膠,對膠價變動更敏感;
(2)近期國家重拳整治高速公路超限超載現象,加上快遞業迎來物流高峰,使卡客車的銷量有了明顯的增長。綜合媒體報道,10月份國內重卡市場共約銷售各類車型6.74萬輛,較去年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27%。49%的同比增幅也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月度漲幅新高。卡客車的熱賣形成了針對卡客車胎的龐大需求。
本次漲價只影響卡客車胎和工程胎,對乘用車輪胎影響不大?
答:卡客車輪胎對膠價變動更為敏感,因此率先漲價。如果價格上漲的基本面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乘用車胎遲早也會漲價。
未來輪胎價格走勢如何變化?
答:泰國等主要產膠國生產遲緩、輪胎企業的高開工率、針對卡客車的龐大需求,是推動本次橡膠價格上漲的三大動力。隨著冬季和新年的到來,后兩個因素或將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但市場對橡膠價格行情持續看漲,反映當前橡膠價格仍未觸頂。來年的輪胎價格走勢值得警惕。
誰是輪胎漲價的最大得益者?
在輪胎行業,對價格最敏感的就要數經銷商了。一方面,有漲價風吹草動,有著多年輪胎市場經驗的經銷商會緊跟著輪胎價格的波動采取行動,爭取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經銷商憑借這對行情的判斷經驗以及經濟實力,掌控著是否囤貨,漲價之前就進貨的經銷商才能得到更高的利潤。而作為輪胎零售店,夾在經銷商和車主中間兩頭為難,電商也對他們造成沖擊。價格漲了,進貨價也高了。不少零售商認為漲不漲價和零售店關系不大,高價高賣,低價低賣。行業和市場有什么變化都不是零售店能左右的。至于輪胎電商,由于其進貨來源并非廠家,也多從區域代理商供貨,而且輪胎電商現在基本是底價銷售,有的還提供補貼,目的在于培養車主網上買輪胎的消費習慣。電商會不會實時進行價格調整,還有待觀望。
近來,作為輪胎產品食物鏈的上游,品牌廠家是這個漲價傳導鏈條的掌控者。輪胎廠家尤其是世界巨頭輪胎企業其實受橡膠價格波動影響并不大,而且也都有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有些更可以通過期貨市場做成本對沖。知名品牌廠家成本受橡膠漲價影響較小,應該是輪胎漲價的最大得益者。
本文系中國輪胎商務網(m.jppiwci.cn)原創作品,若需轉載務必以超鏈接的形式注明出處,轉載時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網有權對所有侵權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