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普咨詢在《2014-2017中國輪胎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中提到:輪胎產業轉型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大。轉型的壓力迫使輪胎企業向科技方向進發。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高級副會長、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袁仲雪表示,輪胎工業對發展物聯網的需求在日趨迫切。輪胎產品要實現品種多樣化,生產過程要實現自動化,產品要實現智能化,發展輪胎工業的物聯網技術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之前有機構做了一項調差,統計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人(64%)認為,RFID輪胎近幾年將成為發展趨勢;32%的人則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為目前的發展條件還不夠;僅有4%的調查者表示“不了解”。盡管如此,RFID輪胎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很多難題。調查結果顯示,61%的調查者認為,“行業標準或法規跟不上”是其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25%的調查者認為,最大難題是“企業為省成本不愿加RFID”;另有14%的調查者則認為,“消費者不愿為此埋單”是最大障礙。
可見,RFID輪胎雖然是人心所向,但受礙于行業標準的缺失,RFID輪胎在市場應用推廣上困難重重。
漸行漸寬的行標制定
雖然行業標準的制定依舊在路上,但是隨著政府和企業的不斷努力,RFID輪胎行業標準實現了實質性的進展。
早在2013年,米其林就成立聯盟,致力于制定統一的國際標準。為加快RFID輪胎的技術的推廣,米其林將對任何有助于加快全球統一標準制定的專利使用方提供免費的使用許可。其它輪胎制造商也紛紛加入其中。
在我國,2014年,由軟控股份(002073,股吧)有限公司作為主起草單位的輪胎用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4項標準被列入國家工信部2014年第一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重點)。此4項標準在日前也塵埃落定,2016年4月,工信部發布公告,批準了643項行業標準,其中包括4項《輪胎用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行業標準,同年7月1日開始實施。
4個標準包括產品標準、植入方法標準、試驗方法標準以及編碼標準,獨立而又相互關聯,規范了RFID電子標簽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植入方法、試驗方法、編碼方法等,確保植入電子標簽后輪胎的安全和電子標簽的功能和性能。標準的統一,加快了RFID技術應用于輪胎的速度,有利于RFID智能輪胎的市場推廣。
2015年10月,這4項標準又在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正式立項,由我國主導、軟控股份作為主起草單位組成的國際標準項目工作組開展了標準起草工作。升級為國際標準,將使我國有了產品“話語權”,為產品走出去占領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突破創新的技術攻堅
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劉川來指出,RFID技術并不新,但是將RFID芯片植入輪胎確實是一個挑戰。將RFID電子標簽植入輪胎內部,從安全角度考慮,主要包括電子標簽與輪胎橡膠的結合問題,即電子標簽植入輪胎后必須與輪胎形成一個整體,不產生氣泡及脫層而影響輪胎質量;電子標簽的重量不能影響輪胎動平衡質量問題,也就是要使電子標簽封裝后的體積及重量滿足輪胎的動平衡及均勻性要求;
從標簽的可靠性方面考慮,電子標簽植入到輪胎要承受輪胎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的拉伸、高溫、高壓、曲撓形變,在輪胎全生命周期使用;
從讀寫距離方面考慮,植入輪胎內的電子標簽讀取距離要滿足后期輪胎使用管理需求。
為此,RFID企業和輪胎廠商在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希望以此打破技術上的桎梏。早前,芬歐藍泰利用其國際先進的技術和本地化生產的優勢曾推出了薄膜類和紙類輪胎標簽。Patch Rubber公司開發了一款Speedy RFID輪胎標簽,可通過某種化學原理將其安裝在輪胎的側壁,不再需要進行表面拋光。軟控從2005年開始介入該研究領域,目前該公司已經解決了電子標簽封裝方法、標簽性能、粘合技術、植入工藝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物聯網事業部副總工程師、標準第一起草人董蘭飛說:“由軟控股份有限公司主導制的這4項標準,從2014年作為重點計劃在工信部立項,到今年發布實施經歷了兩年的時間,而技術研發則有10年的時間。”因此,在標準制定背后,是技術上較長時間的不斷沉淀。
RFID在輪胎上應用的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接近成熟階段,隨著標準的出臺,進入該領域的企業也將會越來越多,一場RFID引發的輪胎行業的革命將要爆發。
蠢蠢欲動的市場應用
現在的輪胎追溯標識,普遍采用條碼+胎側信息的形式存儲輪胎的各類信息,而條碼和胎側位置的信息均位于胎體表面,輪胎使用后很快就磨損掉。一旦這些信息無法目視,就意味著輪胎信息的丟失,從而無法識辨輪胎型號、花紋、直徑等信息,對使用者的使用、維護與理賠等造成困難,導致糾紛,甚至對使用者安全構成威脅。
而RFID技術與輪胎制造技術的結合不僅可以解決目前輪胎標識、追溯等過程遇到的問題,同時,輪胎用RFID電子標簽植入輪胎內部,可寫入輪胎生產數據、銷售數據、使用數據、翻新數據等,且隨時可以通過終端采集讀取相應數據,再結合相應的管理軟件,即可實現對輪胎全生命周期數據的記錄及追溯。
此前,RFID輪胎被較早應用于賽車運動,比如在2006年固特異就將RFID輪胎應用到了納斯卡杯(Nextel cup)、Busch和卡車系列賽中,米其林也不甘人后,助力了電動方程式比賽,并希望以專業賽事來推廣輪胎RFID應用。
除固特異、米其林、錦湖輪、普利司通、倍耐力等輪胎企業,一些亞洲國家如印度和印尼等積極從國外引進RFID技術,用于輪胎的庫存、保養、防盜及產品召回。2015年阿聯酋標準計量局也表示,阿聯酋市場上的所有汽車輪胎均需配有RFID電子識別貼。英國、美國、巴西等國家也在積極推廣使用RFID輪胎。
在我國,工信部2010年印發的《輪胎產業政策》的公告文中就提到,鼓勵輪胎企業推進條碼技術、射頻識別等信息化技術在輪胎產品及其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建設覆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的信息化集成系統,創新輪胎產品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模式。
在2014、2015全國“兩會”上,軟控股份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袁仲雪,兩次提出了“關于加快推廣RFID電子標簽在輪胎上使用的建議”。
我國RFID輪胎的應用開始蠢蠢欲動,市場爆發一觸即發。采用RFID技術的國產輪胎企業開始增多。2014年,萬達輪胎開始批量生產RFID輪胎;2015年,風神股份(600469,股吧)舉行全球e+客戶溝通會暨中國輪胎全球商業價值高峰對話宣布推出RFID智能輪胎。另外,青島公交集團、廣州一汽公交也宣稱采用智能輪胎管理系統。
標準的制定、技術的成熟加上國家的大力支持,RFID輪胎將會給輪胎企業及RFID企業帶來新的藍海,而這時間不會等待太久。
如想在該新藍海中分的一份利益,但又毫無頭緒,不妨到2016深圳國際物聯網與智慧中國博覽會了解一下市場和技術情況。該展會是我國最大、最專業的物聯網行業展會,攬括了RFID和物聯網產業上下游的眾多企業,其中很多芯片和標簽廠商的產品也涉及在輪胎中的應用。在這個平臺您將獲得寶貴的產業資源。該展會將于8月18-20日在深圳會展中心如期舉辦。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