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F1全面進入混動時代后就招來不少非議,似乎消失的聲浪、一家獨大的局面造成的觀賞性不足,讓這項集成人類最尖端技術的賽車運動陷入尷尬的境地,收視率持續走低。不過即便這樣,F1依然是汽車工程的頂尖代表,是將時間壓縮到小數點后三位的極速機器,這項運動的耗資、技術以及影響力都遠超我們的想象。2016賽季已經開賽,今年算是曲折中改進,終于還算有了新看點。
● F1新賽季看點
混動第三年,前兩年的風頭都被梅賽德斯AMG車隊占有,F1賽場幾乎變成了梅賽德斯兩位車手之間的內斗戰,掠奪式的勝利讓其他車隊變成了全程陪練。2015年四冠王維特爾從紅牛轉入光環日下的法拉利車隊,而本田重新聯手邁凱輪回歸F1。當然結果是大家都看到的,雖然有喜有憂,但新的活力總還是能讓F1保持一定新鮮感。在全新的2016賽季,除了隊伍和賽程的變化,F1有如下新的改進:
看點一:紫色極軟胎
在2016賽季,倍耐力又引入了一套全新的極軟胎,并以紫色噴邊。紫色極軟胎的工作范圍較窄,意味著這款輪胎可以在相對低溫的情況下達到最大效用,很快達到其佳工作溫度。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極軟胎圈速將比超軟胎提升0.8S左右,但損耗情況肯定將加劇,極軟胎的加入會使得比賽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伴隨著極軟胎的發布,新賽季還有全新的輪胎規則。倍耐力依舊在每站比賽將向每支車隊提供13套輪胎(包括自由練習、排位賽、正賽),但新賽季可以提供3種配方,鼓勵車隊采取不同的比賽策略。具體規則為倍耐力會為每戰指定三種輪胎,兩套強制用胎,排位賽第三節的強制更軟胎,而剩下的10套輪胎車隊則可以在3種配方中自由選擇。
舉個例子:比如在澳大利亞大獎賽中,倍耐力提供紅色超軟胎、黃色軟胎以及白色中性胎三種配方。第三節排位賽強制使用一套紅色超軟胎,賽中強制用胎為一套黃色軟胎和一套白色中性胎。剩下的10套輪胎則由車隊在三種配方中自由選擇使用。
看點二:淘汰制排位賽(已經取消)
在今年的F1比賽,另外一大看點就是改進了排位賽規則,可惜在第一站澳大利亞大獎賽中由于效果甚差,現在已經取消。本來文章是在澳大利亞比賽前就準備好的,結果現在取消了,讓我找個地方哭一會兒。不過淘汰賽有什么看點呢?新的排位賽規則為“90秒淘汰制”,即在Q1到Q3三節排位賽在一段時間后,將隔90秒淘汰一個最慢的賽車,玩法類似《真實賽車3》中的淘汰賽。
聽起來有點殘酷,而且充滿了未知因素,賽車的性能和車手發揮將直接影響晉級程度,不過這樣也增加了比賽的不確定性,可以提升排位賽的觀賞性。相信在幾站后,新的排位賽規則就將實行的更加完善。
看點三:排氣聲浪改進
消失的聲浪是F1這兩年面對的最多的質疑,由于采用了V6T與能量回收系統的混合動力,采用單出口排氣管并限制了燃油流速(燃油流速不得超過100kg/h),并限制發動機轉速在12500rpm內,所以賽車必須靠能量回收系統的動能來補充發動機的輸出。新時代的F1賽車失去了特有的嘹亮聲浪,也就失去了一大特色。
在剛剛推行新動力系統的2014年,就有無數車迷怨聲載道,連車手們都抱怨新賽車就像電動車一樣安靜。當然后期有過各種各樣的方案來提升賽車的聲音,甚至有過在排氣尾段安裝喇叭口的方案……
但最終采用的方案是在渦輪泄壓閥兩側有獨立的排氣管,渦輪的廢氣不再是由排氣管單獨排出。渦輪機尾氣必須從渦輪機排氣管中經過,減壓閥尾氣必須從減壓閥排氣管中經過,任何排氣管中都不能含有其他任何排氣管,車隊可以選擇使用兩個減壓閥排氣管(兩個必須相同)。
為避免車隊利用排氣管提高空氣動力學性能,規定排氣管最后150mm必須位于距賽車參考面以上350mm-500mm范圍內。不過介于F1賽車渦輪廢氣門開啟機會不多,此舉到底是不是為多余之作還不清楚。據稱,新方案能提升個10%以上的分貝數,你們在直播中感覺出來了么?
這里提一句,由于之前V8/V10自然吸氣時代,發動機轉速可維持在將近20000rpm的境地,最終產生的聲浪頻率相當高,而“洞穿耳膜”的聲浪則來自多缸短行程高轉速發動機。在當今如此之多的限制之下,發動機聲浪音頻低了不少,所謂聲音不尖了,而上述方案提升更多的只是音量大小。
● F1 2016賽季車隊/車手介紹
今年F1賽場共有11支車隊,22輛賽車征戰。在新賽季,雷諾通過收購路特斯車隊而以廠隊身份再次進入F1賽場,美國新銳哈斯車隊(Haas F1 Team)也在今年正式入編,并攜帶了法拉利預備車手古鐵雷茲以及前路特斯車手格羅斯讓。一下是今年F1戰隊一覽表:
● 澳大利亞站賽況
作為開年第一場比賽,可以期待的東西當然很多,比如法拉利的進步、邁凱輪本田的進步,又比如新晉車隊的表現等,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淘汰制排位賽。恭喜羅斯伯格在澳大利亞站獲得開門紅,其次漢密爾頓第二,維特爾第三。
當然,任何決策在施行前都是有風險的,我們作為觀眾都期待F1能有更多的變化來刺激我們的觀感。新規定雖然已死,但看得出國際汽聯在改變上做的努力。
很多車迷期待邁凱輪本田的表現,而驚喜的是今年MP4-31賽車的性能和穩定性已經有了大幅提升。雖然還是落后于幾大強隊,但阿隆索在Q2的成績為1:26.125,相比去年巴頓1:31.422的排位賽成績有了超過5秒的進步。
如果不是阿隆索在正賽中遭遇撞車出現嚴重事故,相信邁隊的成績很有看頭。雖然最后巴頓以14位結束了比賽,但邁凱輪賽車的潛力已經浮出水面,未來能不能期待上一次領獎臺?
隨后按此前順序重新動態發車,但法拉利車隊采用了錯誤的輪胎策略,使用了一套超軟胎,但落后的兩部奔馳卻全部換上了硬胎,超軟在幾圈后非但沒有拉開差距,導致快速磨損而不得不再次進站。
而另外一個悲劇就是23圈時萊科寧的賽車故障退賽,同樣送掉一個順位,可惜。萊科寧的賽車停回P房時進氣口還在噴火,還好沒有更大的事故出現,只能希望SF-16H的穩定性再次提升,能對梅賽德斯構成有力的威脅。
正賽開始前的暖胎圈,紅牛車隊的柯維亞特就出現了賽車故障而退賽,對紅牛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好在本土作戰的里卡多最終拿到一個第四位,讓紅牛的成績不是那么尷尬。
今年梅賽德斯賽車的升級力度也是不小,賽前甚至放言讓其他車隊降低燃油限值來提升動力,這是有何等的自信。不過就目前來看,他們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