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承諾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前不久,《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通過了《巴黎協議》。
中國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承諾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國家發改委根據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制定了時間表,國內將于2017年前全面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指出: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逐步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研究制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總量設定與配額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監管體系。
值得稱贊的是,國內不少行業有影響、有實力、有擔當的企業正在積極參與核證排量系統、標準開發,努力踐行綠色、節約、低碳發展理念,大力提升企業科技水平,減少污染物排放。
日前,由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 天津市輪胎循環利用協會、天津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主辦,天津海泰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泰達低碳經濟促進中心、南開大學指導的“廢舊輪胎CCER方法學開發項目啟動會暨廢舊輪胎行業碳市場發展論壇”在天津舉行。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秘書長于亞杰、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朱坦、清華大學中國碳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亞洲開發銀行總部高級顧問呂學都、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朱軍等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活動主辦方通過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購買了用于中和由于舉辦此次會議而產生的碳排放。
“茲此證明,‘廢舊輪胎CCER方法學開發項目啟動會暨廢舊輪胎行業碳市場發展論壇’所產生1.739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天津排放交易所完成交易,此碳減排量用于中和本次會議所產生的碳排放進行抵消,實現碳中和。”
活動當日,天津排放交易所總經理王靖宣讀了“碳中和交易證書”內容,表明這次會議是零碳會議。
媒體在會議現場了解到,廢舊輪胎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其有效循環利用對于降低碳排放,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