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官網刊文稱,近日,巴西發展工貿部照會我駐巴使館經商參處,告知巴西外貿委員會已于12月21日在官方日報發布2015年第83號決議,正式對原產自中國的農機輪胎啟動反傾銷調查。
巴西外貿委員會附上的名單顯示,共有45家國內的農機輪胎出口商或生產商涉案。經界面新聞記者查閱,名單中有兩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為黔輪胎A(000589.SZ)、風神股份(600469.SH)以及美國上市公司卡萊爾伙伴(NYSE:CSL)設于廣東省梅州市的生產基地。
另有一家涉案企業——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擬登陸A股,其上市進程目前已進入最后階段。此前,證監會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12月16日工作會議上的審核結果為,對玲瓏輪胎的申請暫緩表決。
本案的傾銷調查期為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損害分析期為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巴方擬使用美國作為替代國計算涉案產品的正常價值。
這是巴西外貿委員會針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農機輪胎啟動的第二次反傾銷調查。同樣的調查在2015年6月29日也發生過,最終國內農機輪胎企業獲勝。
彼時,貴州省商務公眾信息網發布的信息顯示,黔輪胎A聘請了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代理進行應訴,于2015年8月代表貴州輪胎向調查機關提交了反傾銷問卷答卷,9月初提交了《替代國及正常價值抗辯》以及經過公證和認證后的官方文件。
2015年9月16日,巴西發展工業和外貿部貿易保護局在巴西《政府公報》上刊載公告,宣布終止對進口自中國的農機輪胎的反傾銷調查,并不采取任何反傾銷措施。
然而3個月后,巴西外貿委員會又發起新一輪“反傾銷”,貴州省商務廳表示:“此次突然再啟反傾銷調查,而且涉案產品范圍有所擴展,為我省企業的應訴增加了難度。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積極準備應訴。”
資料顯示,黔輪胎A是原貴州輪胎廠改組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貴陽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橡膠和塑料品制造。另一家涉案的A股上市公司風神股份是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前身為河南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據媒體報道,中國已連續19年成為世界上受到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僅2014年就受到97項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其中,輪胎企業更成為“雙反”調查重點。美國曾于2009年9月11日到2012年9月26日對中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將稅率從原來的4%調高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局相關負責人曾指出,美國對中國出口轎車和輕卡輪胎實施懲罰性“雙反”關稅,一直受到中國政府和輪胎產業的高度關注,中國堅決反對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近幾年,美國、埃及、巴西、阿根廷和歐亞經濟委員會等國家和地區先后對中國乘用車輪胎、卡車輪胎和非公路用輪胎等產品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嚴重影響了相關企業和產品的國外市場開拓。
但仍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輪胎企業也應該進行反思,應加速產品多樣化、市場多元化,更要注意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尋找利益交匯點;要從贏得國外消費者入手,盡快融入當地經濟發展。要從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標準、回快市場多元化等舉施,破除美國對我輪胎行業的限制。從另一角度來看,在“雙反”的重壓之下,中國汽車輪胎產業鏈也將面臨重新洗牌。那些逐步把工作重心轉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開發生產的輪胎企業,無疑將獲得更多發展壯大的機會。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