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與輪胎可謂相輔相成,榮辱與共,輪胎直接影響天然膠的銷售,天然膠直接影響輪胎的成本,“十一”假期之后,滬膠連續三個交易日反彈(9月30日收盤11280點,10月12日收盤11800點,漲520點,漲幅4.6%).
滬膠連續反彈,市場情緒改善
近期,沉悶得發霉的國內現貨貿易商也紛紛跳出來透透氣,甚至有人覺得此次將是滬膠止跌反彈的開始,但是隆眾分析師王開富卻不得不再次把輪胎市場的窘境拿到臺前,以澆滅部分人士的幻想。
據了解,宏觀因素是推動“十一”后滬膠連續三個交易日反彈的主導因素,特別是近日央行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保證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維持后期資金面寬松政策,對市場形成利好支撐,推動國內A股、期貨市場、離岸及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紛紛大漲,滬膠也成為反彈中的一員。
連續三個交易日的反彈,市場人士悲觀情緒漸除,看多情緒抬頭。據了解,滬膠期貨的反彈確實帶動現貨報盤走高,但是實際交投僵持情況并沒有改善,供需矛盾依舊突出,高位成交困難。歸根結底,這還是下游市場需求低迷造成,輪胎市場作為天然膠的主要終端市場,重要性不言而喻。
輪胎市場乏力,“起死回生”困難
中國輪胎市場出口依賴性比較強,半鋼胎有接近70%出口國外,而美國又是排在第一位的出口目的國,“雙反”對中國乘用車和輕卡輪胎加征高額稅率,成為中國輪胎市場由盛轉衰的導火索。雖然國內輪胎企業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但是依舊沒有打開出口遇阻的局面。
與此同時,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無論是激進的國外機構還是保守的中國官方,都不得不承認實體經濟疲軟的事實。輪胎外銷受阻的同時,內銷也處于低迷狀態。國內輪胎企業雖然積極采取降低開工、降低薪資、裁員、降價等措施控制庫存和成本,但是也僅僅能維持運營而已。往年的“金九銀十”,今年也起色不大,廠家、經銷商、零售商普遍反映沒有明顯改觀跡象。(注:10月份,國內半鋼胎開工情況時間段為10月1日-10月10日。)
1-10月份,輪胎月開工較去年均出現明顯下滑,自然難以提振對天然膠的需求。在需求低迷的制約下,橡膠基本面疲軟的問題難以掩蓋,滬膠如空中的風箏,隨風(宏觀面)波動,但是風箏線卻牢牢掌握在下游需求(基本面)手中,無論怎樣升高還是下墜,中長期來看,依舊難以擺脫基本面的掌控。
因此,隆眾分析師王開富認為,雖然滬膠后期反彈情況的發生是必然,但是整體趨勢仍將延續下行,也就是說,目前滬膠尚未見底,甚至后期仍有大幅走跌的可能,10000阻力點也不是絕對無憂。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