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僅次于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底盤的高成本部件,近年來,輪胎一直是部分汽車廠家想方設法減配的重災區。用汽車專家汪英來的話說:“輪胎減配已經成了國內汽車行業不能說的秘密,減配手法越來越隱蔽。”
輪胎世界網調查發現,為了減低生產成本,一些汽車廠商在大肆減配相關零部件的同時,還不惜降低輪胎檔次,悄悄地把原配套的一線品牌輪胎換為二線品牌。這是否會對車輛的安全性造成一定影響?從有關單位所做的試驗中,人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為省成本 品牌車國內減配
據了解,汽車制造商通常跟品牌輪胎有相對固定的合作關系。比如大眾,其德國原廠生產的高爾夫6一般配備德國馬牌或米其林輪胎,但是,當大眾來到中國合資變成一汽-大眾的時候,配套輪胎卻變成了低成本的錦湖品牌。
國內消費者對錦湖輪胎的深刻印象,是在2011年央視“315晚會”上形成的。當時,錦湖因為大量使用返煉膠而被曝光,而過度使用返煉膠會直接影響輪胎的相關性能。
據悉,絕大多數高爾夫配備的是20555R16輪胎,這種規格的米其林輪胎價格為每條650元,換成錦湖輪胎,每條價格僅為400元,一輛車四條輪胎,便 可增加1000元左右的利潤。以2014年一汽-大眾高爾夫全年銷量19.2萬輛計算,僅減配輪胎一項,一汽-大眾就可以增加1.92億元左右的利潤。
返煉膠事件讓錦湖輪胎在中國零售市場銷量暴跌,國內主流汽車廠家也極力撇清同錦湖的關系,與其合作的廠家大幅減少,比如在上海通用的汽車上,錦湖輪胎基本絕跡。但是,包括一汽-大眾在內的一些汽車廠家,受巨額利潤的誘惑,依然堅持使用成本相對較低的錦湖輪胎。
輪胎不同 剎車距離有差異
汽車的安全性、操控性主要是通過輪胎實現,因此,輪胎的優劣直接事關消費者的生命安全。輪胎減配后,汽車的安全性能有沒有被打折扣?有關試驗人員對相同規格米其林輪胎和錦湖輪胎的剎車距離進行了對比測試。
為了最大程度保證測試的公平性,試驗人員購買了全新的米其林和錦湖輪胎,并在專業試車場進行測試,使用車輛為同一輛高爾夫6,中間兩次更換輪胎分別測試剎車所用的距離。
此次測試的目的,是得到同一輛高爾夫6換上不同輪胎后,從70公里時速到完全停止需要的剎車距離。為準確起見,每個品種的輪胎做20次剎停測試,然后取平均值。
結果表明,全新的米其林輪胎在70公里時速下,急剎剎停需要的距離穩定在18米上下。換成錦湖輪胎,得出的剎停距離穩定在19米左右,比使用米其林輪胎時多出1米。
根據權威統計數據,絕大部分汽車在進行100公里時速剎停實驗時,所需要的制動距離在40米左右。專業人士據此判斷,當把車輛速度提升到100公里的時候,這兩款輪胎的制動距離差別,一定遠遠大于1米這個數字。
(此試驗結果來自《小強實驗室》)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