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歐盟委員會官方網站獲悉,2015年將有4個REACH法規(《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修訂案生效,涉及10多種消費產品。而歐盟非食用消費品快速通報系統(RAPEX)的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出口歐盟的消費品因不符合REACH法規被通報高達301起,比上年增長91.7%。
業內專家提醒相關企業,REACH法規監管內容不斷更新,執行也不斷強化,須引起高度重視。
業內人士稱,通報數量快速增長,一方面表明歐盟對REACH法規的執行監管日趨嚴格,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輸歐消費品在禁限化學品控制上存在較大不足,企業的風險意識有待進一步強化。
REACH法規對于出口歐盟消費品的主要限制基于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公布的高度關注物質清單,即SVHC清單。自2008年10月28日歐盟首次發布該清單以來,已累計更新12次,受限物質已達161種。這些物質的使用范圍涵蓋了化學品、紡織品、塑料制品、電子產品、印刷制品等數十大類消費產品。
專業從事REACH注冊相關服務的杭州華測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表示,歐盟監管范圍會越來越廣,執行也會越來越嚴。預計到2020年,SVHC清單物質將會超過500種。
對納入REACH法規的物質,歐盟的管理要求也日趨嚴格,特別是兒童用品、家用塑膠制品等。以多環芳烴(PAHs)為例,歐盟原先僅對橡膠輪胎中的PAHs有限制要求,但2015年12月將生效的法規修訂案(EU)No1272/2013則提出,對包含橡膠或塑料部件的多種消費品中的PAHs含量進行限制。
據悉,2015-2017年還將有至少6個REACH法規修訂案陸續生效,這將迫使相關產品出口企業加強原料把關和成品檢驗,成本優勢將進一步弱化。
陳建指出,REACH法規每年都在改變。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僅僅將它當成是一種認證,認為注冊成功以后就可以高枕無憂,實際上在注冊之后還有后續的審查、規則改變等過程。企業應從源頭上對各類有害物質成分進行控制,并從全產品鏈角度嚴格把關,主動跟進,方能保持主動。
英國普瑞富生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劉沁濤表示,企業在出口產品之前,一定要與歐盟的進口商進行充分溝通,了解是否需要進行相應的REACH注冊或者SVHC檢測通報。如果需要,則要弄清需準備哪些內容,一些在體系內已注冊或通報過的物質成分,不用再次進行注冊或通報,只需將有缺口的數據進行相應的測試、補充即可。
劉沁濤還強調,國內聲稱可以進行REACH相關數據檢測的機構很多,但是真正得到歐盟認證的單位僅有少數幾家,企業要進行分辨確認。企業應努力從技術和管理上讓產品符合REACH法規要求,以降低法規符合成本和管理成本。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