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邦,2015年3月29日—四屆世界冠軍塞巴斯蒂安·維特爾為法拉利車隊取得自2013年西班牙站以來首次分站勝利,這也是他個人自2013年巴西站以來第一次站上領獎臺最高處。在這一可能是最熱的比賽環境中,德國人使用兩停策略,在這條表面極端粗糙的賽道上,跑在了兩位梅賽德斯車手之前完賽。維特爾使用P Zero白色中性胎發車,在第17圈第一次進站又換上一套中性胎,隨后的第37圈換上P Zero橙色硬胎,并最終使用這套輪胎完成比賽。他在馬來西亞第四次加冕分站冠軍,將職業生涯總分站冠軍數改寫為40個,這也使其成為馬來西亞大獎賽歷史上最成功的車手。
從桿位起步的梅賽德斯車手劉易斯·漢密爾頓使用了三停策略獲得亞軍,而隊友尼克·羅斯伯格則使用了和他不同的三停策略,第三個沖過了終點線:羅斯伯格使用中性胎沖線,而漢密爾頓的最后一段則使用的是硬胎。
比賽進行時,賽道溫度高達56攝氏度:接近去年全賽季的最熱情況。正如倍耐力在其Instagram中證明的那樣,賽道表面的溫度足以煎熟雞蛋,而在完賽輪胎上我們并沒有看到起泡或者顆粒化的情況。
除了兩位邁凱輪車手使用硬胎起步,其他所有賽手均選擇了中性胎作為發車輪胎,兩位邁凱輪車手在退賽前均已經進入積分區。
比賽初期安全車出動的三圈,某種程度上緩解了輪胎磨損,但這一安全車時段也提供了更換新胎的機會,第一集團的車手確實利用了安全車時段進站換胎,而法拉利的塞巴斯蒂安·維特爾選擇了留在賽道上。梅賽德斯車隊的劉易斯·漢密爾頓和尼克·羅斯伯格都早早地進站,換上了硬胎。
維特爾從領先位置進站,執行一停,出站之后跟在兩位梅賽德斯車手身后排在第三,隨后利用中性胎的速度,德國人不斷縮小和領先者的差距,重新奪回了優勢。德國人在第二次進站中換上了硬胎,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進站,這一次出站之后他緊跟漢密爾頓排名第二,并在他的梅賽德斯對手進站更換硬胎前完成超越,成功地跑到了終點,贏得了這場充滿著輪胎策略較量的比賽。
紅牛青年隊的馬克思·維斯塔潘使用三停策略完成比賽,以17歲的年紀成為了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史上最年輕的F1積分獲得者,他打破了此前由丹尼·科維亞特保持的紀錄。法拉利車隊的基米·萊庫寧同樣使用三停策略,由于開場圈和對手的碰撞,他遭遇了后輪爆胎,不得不在第二圈進站,但法拉利車手從車陣尾部不斷追擊,最終以第四名完賽。
倍耐力賽車運動總監Paul Hry說:“我想今天我們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看到了法拉利和梅賽德斯之間偉大的戰略之爭,受到比賽早期的安全車影響,他們用兩套不同的策略完成了比賽。盡管這可能是我們全年遇到的最高賽道溫度,但輪胎并沒有出現氣泡或顆粒化情況,這使得兩停策略成為了可能,且能夠帶回一座冠軍獎杯。不同的輪胎策略使得比賽勝利的爭奪戰很是精彩,也凸顯了最優化使用輪胎可能帶來的差異。祝賀法拉利和塞巴斯蒂安·維特爾,這是一場真正值得紀念的勝利。”
不同輪胎的當日最快圈速統計
硬胎 卡洛斯·塞恩斯(23圈)
中性胎 瓦塔里·博塔斯(21圈)
完勝策略:
賽前,我們預測三停策略是預防輪胎性能衰退的最安全策略,盡管這一策略理論上和兩停策略在完賽時間上相差無幾:取決于能夠壓榨出輪胎怎么樣的性能表現。我們的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法拉利有效地控制了輪胎磨損,使得兩停策略成為了完勝策略。我們說最好的兩停策略是,使用中性胎起步,然后在第15圈和第37圈兩次進站換上硬胎。維特爾比我們預期的情況跑得更好,因而可以只用兩段中性胎,并最終換上硬胎完成比賽。
2015賽季馬來西亞大獎賽進站總結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