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有意出資77億美元競購意大利輪胎廠商倍耐力集團的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不排除提高出價的可能性,盡管它暗示自己能用于提高出價的財力有限。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9日報道,倍耐力收購案如果成功,將是兩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海外收購案,并將標志著中國一系列引起廣泛關注的收購行動中的最新一例。它將給中國近來加緊購買優質品牌所有權的舉動錦上添花——目前收購到的組合中已經包括了沃爾沃汽車、度假連鎖品牌Club Med和圣汐游艇等。
按照復雜的協議內容,中國化工的一家下屬企業將支付大約18億歐元購買由倍耐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爾科·特龍凱蒂·普羅韋拉間接控股的某投資機構所擁有26%倍耐力股份,之后該分公司將以每股約15歐元的價格發起對倍耐力剩余股份的收購行動。按照這一價格,倍耐力公司的總價值約為71億美元。
3月27日倍耐力股票交易價格為15.46歐元,表明至少有某些投資者認為會有更高的收購出價。任建新稱,中國化工不準備提高出價。他3月29日在北京對記者說:“我們的預算就是這么多錢。”盡管如此,在被追問目前的出價是否是最后出價——哪怕還會有對手出價——時,任建新用英語回答說“也許”。
任建新還表示,中國化工的出價得到了倍耐力管理層、尤其是首席執行官的支持。這種支持可能有助于阻擋潛在的競購者。
中國化工正在下大力氣表現自己對于競標收購倍耐力一案的開放和透明。
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30日報道,倍耐力在高端汽車輪胎市場擁有強大地位,任建新與倍耐力負責人馬可·特隆凱蒂·普羅維拉相信,這家意大利集團可以利用與其與中國化工的合作伙伴關系,做強它相對較弱的工業輪胎業務,尤其是在中國。任建新說:“倍耐力在工業輪胎市場的規模相對有限,它需要一個亞洲合作伙伴來發展這一業務。”
倍耐力與中國化工的緣份開始于三年前。任建新表示,兩家公司在2012年時就希望結盟,結果因為他接觸倍耐力的消息走漏,引起股價“波動”,最終不了了之。
報道稱,根據任建新的介紹,中國化工的最終打算是讓倍耐力的汽車業務在意大利重新上市,以及兩家企業合并后的工業輪胎業務在亞洲重新上市。
任建新承諾要保住倍耐力“輪胎行業普拉達(Prada)”的聲譽,他希望自己的承諾有助于消除關于一家中國國企是否有能力管理好倍耐力的質疑,倍耐力是意大利工業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任建新說:“我們最大的壓力是要繼續發展倍耐力的文化、管理和技術。倍耐力是在意大利土壤上成長起來的國際品牌。如果改變土壤環境,它是否還能繼續成長?我不知道,也不想嘗試……因此我們不會遷移總部位置,變更管理層或轉讓它的技術。這些全寫在我們的協議里。”
上述保證似乎已贏得了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的改革派政府的贊同。倫齊政府正在尋求提振經濟,因此對外國投資采取更開放的政策,它將中國化工與倍耐力的這筆交易視為政府開放立場的體現。3月28日,意大利經濟發展部部長表示,意大利政府“無權干涉”此類交易,尤其是中國化工的收購將讓倍耐力“更具競爭力”。
這筆收購交易是更廣泛的“中意戀曲”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投資者已投資入股六家著名的意大利公司,其中一家公司控制著意大利的電網和天然氣分銷系統。同時,意大利是申請加入北京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首批歐洲國家之一,盡管華盛頓對該銀行強烈反對。
任建新說:“意大利的民眾和政府已對中國投資敞開懷抱。我們……非常感謝意大利政府對此次收購交易的立場。”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