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出口新的橡膠充氣輪胎(以下簡稱輪胎)2823.7萬條,較去年同期(下同)增加3.9%;價值54.6億元人民幣,減少2.2%;出口平均價格為每條193.4元,下跌5.8%。
一、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輪胎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6月份出口量同比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輪胎單月出口量有4個月呈同比下降態勢,其中6月份當月出口434.6萬條,同比減少3.4%,降幅較5月份進一步擴大2.9個百分點,環比減少12.2%。
(二)占主導的加工貿易出口下降,一般貿易出口較快增加。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輪胎1731.4萬條,減少9.6%,占同期關區輪胎出口總量的61.3%,比重較去年同期下滑9.1個百分點。同期,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1090.3萬條,增加36%,占同期關區輪胎出口總量的38.6%。
(三)對歐美市場出口比重提高,對非出口出現減少。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對美國出口571萬條,增加16.2%;對歐盟出口輪胎558萬條,增加8.2%;對上述2大市場出口占同期關區輪胎出口總量的40%,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同期,對非洲出口293.1萬條,減少9.3%。此外,對墨西哥出口168.7萬條,增加8.6%;對東盟出口162.1萬條,增加3%。
(四)外商投資企業占逾7成,民營企業出口小幅減少。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上海海關關區出口輪胎2131.9萬條,增加1.9%,占同期關區輪胎出口總量的75.5%。同期,民營企業出口401.2萬條,減少0.1%;國有企業出口290.6萬條,增加28.7%。
(五)除摩托車用輪胎外,其他主要品種出口量均同比增加。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價值最高的客車或貨運機動車用輪胎出口441.4萬條,增加16.9%,平均價格為每條597.2元,下跌16.1%;出口數量最多的機動小客車用輪胎出口1123.9萬條,增加4.6%,平均價格為每條213.3元,下跌7.1%。同期,自行車用輪胎出口1031.4萬條,增加2%,平均價格為每條14.8元,上漲1.6%;摩托車用輪胎則呈現量價齊跌態勢,出口178.9萬條,減少15.1%,平均價格為每條60.7元,下跌7.1%。
二、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關區輪胎出口量增價跌的原因
(一)歐美市場需求回暖,拉動關區輪胎出口量增加。歐美發達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上海關區輪胎出口的主要市場。隨著歐美經濟形勢的逐步復蘇,其汽車市場銷量的升溫帶動了輪胎市場的需求的回暖。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歐洲乘用車注冊量達561.9萬輛,同比增加6.6%[1];6月份歐洲車市呈進一步回暖趨勢,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3大主要市場表現最為突出,汽車銷量增幅分別為3%、24%和4%[2]。上半年,全美汽車銷售總量達816.39萬輛,同比增加4.3%,創下自2007年來同期新高[3]。歐美市場需求的增長,帶動了上海關區輪胎出口的增加。上半年,歐美輪胎出口量增加對同期關區輪胎出口總量增加的貢獻率高達115.9%。
(二)輪胎原材料價格整體下跌,拉低關區輪胎出口平均價格。橡膠作為生產輪胎的主要原材料,其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輪胎出口的價格。受全球橡膠庫存長期居高不下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國際天膠價格持續走低,截至4月底已累計下跌30%[4]。橡膠價格的低迷,進一步降低了國內輪胎生產成本,進而帶動關區輪胎出口平均價格下跌。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美國恐對我輪胎產品發起新一輪“雙反”調查亟待關注。今年6月3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要求對來自中國的乘用車及輕型卡車輪胎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并采取雙反措施。此次USW對中國輪胎提出的指控傾銷幅度和補貼幅度分別為60.15%和25.73%,遠超特保案最高關稅35%[5]。僅201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涉案金額就達20.77億美元,這是我國輪胎行業遭受的貿易救濟措施中金額最大的一次[6]。據悉ITC將于7月18日作出決定,判斷中國輪胎的進口是否對美國輪胎企業造成了實質損害,以及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7]。我國乘用車及輕卡輪胎對美國市場依賴度較高,約占我國輪胎出口總量的50%以上[8]。此次雙反案件一旦成立,征收高額稅率后我國相關產品根本無法出口美國,這將使得原本就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更加雪上加霜,企業有可能將面臨減產或停產,我國輪胎出口將面臨巨大壓力。
(二)產能過剩及高庫存壓力下國內輪胎行業面臨困境。去年以來,輪胎市場的“樂觀”氛圍刺激了一批盲目投資,國內輪胎產能結構性過剩更加嚴重。據中國化工裝備協會橡膠機械專業委員會統計,2013年我國新增全鋼胎產能1500萬套及半鋼胎產能1億套,從目前輪胎企業設備采購估算,預計2014年將新增全鋼胎生產能力1500萬套及半鋼胎1.5億套。產能過剩導致大多中小輪胎企業開機率都在70%以下[9]。同時,由于天然膠處于低位,輪胎廠普遍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加大產出,提高庫存率。目前輪胎企業庫存多達到一個半月生產量,較正常值高出50%左右[10]。過剩產能及高庫存雙重壓力下,國內輪胎行業價格戰更趨于白熱化。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輪胎價格總體降幅達20%,已大大高于同期膠價降幅,并繼續呈現下降趨勢[11]。以上海關區為例,今年上半年,占關區輪胎出口價值92.2%的前2大品種均呈現量增價跌態勢。因此,即使輪胎銷量有一定增長,銷售額也難轉為正增長,輪胎企業效益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