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輪轂生產車間發生特大粉塵爆炸事故,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也使得安全生產這個“老生常談”話題,再次躍入人們的視野。
一周內多家輪胎工廠起火
昆山爆炸事故是因造成了重大傷亡,才引起全國轟動,實際上,長久以來,安全事故不時地在相關企業發生。連日來,僅輪胎企業起火的新聞就多次見諸媒體。
7月29日,湖北十堰雙星東風輪胎生膠倉庫著火,過火面積1100平方米;7月27日,哈爾濱市一輪胎廠發生火災,300平方米廠房化為灰燼;7月25 日,浙江麗水一輪胎加工廠發生大火,過火面積達1900多平方米,廠房、設備盡毀;7月25日這天,貴州仁懷市又有一個輪胎廠起火。
引人注目的是,這些事故都發生在一周之內,其中起火工廠既有大企業,也有小作坊,甚至不乏知名品牌輪胎企業。
再往前回溯,去年4月2日,南京錦湖輪胎廠硫化車間發生火災;同年5月13日,重慶威星橡膠廠倉庫起火,庫房在大火中坍塌,20余萬只輪胎化為灰燼,損失高達3000萬元。
具有戲劇性的是,2010年,重慶宏翰輪胎廠發生大火時,該廠老板正在收看電視播放的火災新聞,等他得知自己的工廠也失火后,20噸橡膠粉已經燒成灰燼。
事故起因多為安全意識不強
頻發的事故突顯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有業內人士向輪胎世界網表示,多數企業的安全事故都是因為安全意識不強,監管不到位造成。
據媒體報道,昆山此次發生爆炸事故的企業,員工進入車間時都不需要進行安全檢查,有工友甚至把打火機帶進車間。而此前國內有輪胎工廠起火的原因,竟然是在易燃的橡膠粉附近進行金屬切割作業。
某輪胎廠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所在的輪胎廠,除了存儲原材料和成品的倉庫容易發生火災外,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也有很多習慣性違規操作,并且缺少相關監管。在這種情況下,不出事還好,出了事故就會危及員工人身安全。
據了解,國家安監總局從2006年開始,就一直力推安全生產標準化。其新聞發言人黃毅近日表示,《安全生產法》修正案有望在今年8月份進行第二次審議,有可能在年內頒布實施。
有專家表示,希望此次事故和此次修法,能讓安全生產成為一個長存的“高壓線”,幫助企業提高安全意識,并把監管落到實處。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