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懂得時代的變化,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山東皓宇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李景泉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經意間說了這么一句話。已經在輪胎行業摸爬滾打二十余年,自稱為“老農民”的李景泉,向記者介紹了他對目前中國輪胎行業發展的看法。
產能過剩、價格下降中國輪胎行業進入“死循環”
在分析中國輪胎行業的發展歷程時,李景泉打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2002年到2010年,中國輪胎行業就像一個漂亮的少女,風華正茂,含苞待放,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2011年以后,中國的輪胎行業隨著產量的不斷擴大,開始結婚生子,變成一名少婦,加上孩子太多,導致壓力不斷增大。“現在的輪胎行業已經從供不應求,變為產能過剩。由于需求下降,導致輪胎企業的開工率降低,價格也不斷下降,輪胎行業已經進入到紅海。”
“今年輪胎行業的形勢可以說非常糟,從目前來看,上半年北方市場輪胎銷量同比下降三分之一,南方市場也下降了四分之一。”李景泉告訴記者。除了銷量的下滑,更讓人憂心的是價格的下滑。從2011年5月開始,輪胎價格一路下滑,今年春節以后更是出現了大幅探底。
李景泉認為,輪胎行業的銷量下滑與市場需求的下降密不可分,“鋼材、煤炭、礦山等行業低迷,嚴重影響了輪胎市場的需求”。同時,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習慣性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而且輪胎行業的進入門檻較低,因此不斷有新企業涌入輪胎行業,造成整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再加上大部分輪胎企業的技術含量低,還要追求規模,進行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加劇了輪胎行業的困境。”
他表示,從近兩年來看,輪胎的價格一直是周期性下降,到每個月的月末,輪胎的價格都會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基本上都是3%到4%的下降。而如今由于壓力越來越大,也不按照周期下降了,有時候會突然不定時下降20%左右。”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輪胎產業出現了問題。李景泉警告,中國的輪胎產業正在進入一個死循環。“從輪胎企業到輪胎經銷商,以降價作為市場突破口,而結果卻是惡性循環,直到死亡。”他預計,中國輪胎行業將在今年下半年出現重大轉折,“輪胎行業已經進入倒計時,多數輪胎企業將只有三個命運:轉型、重組和淘汰。”
行業發生顛覆輪胎企業需要創新求轉型
李景泉告訴記者,目前中國輪胎行業的傳統格局正在發生顛覆。他不斷強調,國家以及部分輪胎企業對輪胎行業的定義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這是不對的!”
他認為,輪胎行業應該是知識密集型行業,而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輪胎企業的設備、配方、技術、企業管理模式、營銷模式等各方面都是整體的、系統性的,這要求企業擁有更加專業的知識,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夠在未來的輪胎行業站穩腳跟,而非原來的僅靠投資和規模來拉動企業效益。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李景泉告訴記者,輪胎企業應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從高耗能向低碳環保轉變;從高投入低產出向低投入高產出轉變。
從政府方面來看,李景泉分析,國家主管部門應對輪胎行業施行“一手托、一手控”的調控策略。“‘控’是指政府部門不斷淘汰落后產能;‘托’是指政府部門不斷引導輪胎企業進行轉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
李景泉坦言,轉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輪胎企業需要從企業管理、技術創新、營銷創新、產品品質、市場認可等多方面采取綜合性策略。“企業需要慢慢打基礎,厚積薄發,為未來做好準備,才能夠逆勢而上,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下‘亮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