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航空工業在創建初期,國家的基礎工業極其薄弱,材料多是從前蘇聯進口。從建設獨立自主的完整的航空工業出發,國家領導人十分注意航空材料生產立足國內,便挑選了一批企業承擔航空材料的試制生產。建于解放前的沈陽第三橡膠廠便肩負了生產飛機輪胎的重任。在外國人看來,“中國能制造飛機輪胎”簡直是天方夜譚,畢竟當時中國的工業還較為落后,而沈陽第三橡膠廠在解放初更是廠房破損、設備陳舊,生產條件落后??稍搹S卻成功顛覆了他們的認知:就是在這種十分簡陋的條件下,該廠的工人奇跡般地生產出了中國最早的三只戰斗機輪胎。
1951年1月27日,沈陽第三橡膠廠接下了生產飛機輪胎的任務,工廠立即組織了以工程師閻田寶為首的研制小組。當時,技術資料幾乎是零,只有一只前蘇聯的飛機輪胎樣品供他們參考。但工人們的熱情卻未被熄滅,憑借堅定的信念,工人們刻苦鉆研,克服了重重困難:沒有纏卷機,就用人工紡織鋼圈;沒有截斷機,就用手工剪截簾子布;沒有貼合機,就用手工貼合,胎坯成型時,硬是用手將簾子布兩層兩層地貼合在一起,用手搖成型機進行成型;硫化時,沒有壓型機和定型機,就先用榔頭砸,將生胎砸成輪胎形狀,然后裝入水胎充氣硫化,最后終于成功生產出首批三只國產飛機輪胎,并經受住了起降12次的試飛考驗。
戰斗機輪胎的試制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飛機輪胎的歷史。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