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建廠的青鋼是青島工業歷程的一個縮影。作為青島老企業的代表,青鋼的搬遷一直牽動著很多人。從2013年2月26日青鋼搬遷儀式啟動至今,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青鋼的搬遷進行到什么程度了?何時能夠投產?新廠區新在哪些地方?青鋼的未來在哪里?昨日,記者趕赴董家口新廠區,實地探訪建設中的新青鋼。
打樁總長度達490公里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董家口的青鋼新廠區,工地上一派繁忙的場景,一輛輛大型施工車輛在緊張施工。空曠的土地上已經打了很多水泥樁,吹風爐、燒結工程等已經基本完工。記者注意到,十幾臺40多米高的大機器,正在將一根根水泥樁打入地下,一根20多米長的水泥樁,經過這些大型設備5次左右的“打擊”,就只剩下半米左右裸露在外面。
“這是在打樁基,前期施工的關鍵工序,一點不容馬虎。”青鋼工程管理部部長馬祥慶告訴記者,新廠區規劃用地9287畝,基本都屬于原先的鹽灘地,地下土質十分松軟,甚至有大量淤泥,“我們聘請國內外專家來勘測、研討,發現地下松土的厚度平均達19米,也就是說我們無法直接在這些軟土上蓋廠房、安裝設備,因為土質十分松軟,根本無法承受廠房和設備的重量,只能先進行地基和樁基處理。”
馬祥慶介紹,為了保證廠房和設備安裝穩固,需要先用大卡車運來大量的碎石頭和石子,先在地面上鋪上,僅鋪石頭和石子的厚度就高達6米。目前,已回填土石約946萬立方,累計回填面積7437畝。回填同時,要用重達幾百噸的大型沉樁設備,一點點將地面夯實。此外,由于廠房和設備無法建在松土上,只能建在水泥混凝土樁基上。這些樁基都長達二三十米,例如灌注樁,需要先打穿20米深的松土層,再打入巖石1.5米,然后澆灌鋼筋混凝土,最后將較重的設備建在上面。比如一套吹風爐設備,就需要在下面打進去十幾根灌注樁。截至今年4月末,工程共完成預制樁27333根,總長度達400多公里,完成灌注樁3470根,總長度69公里,共計490公里,比青島到濟南的距離還要長。
164億元投資設備占六成
“其實這一年來,我們大量的工作都干在地下了,我們自己比喻成撒種子,等以后就發芽了。”青鋼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鐵牛說,樁基和地基處理工程,僅僅是一期工程的一個縮影,困難和艱辛伴隨著整個施工過程。以施工必不可少的項目圖紙為例,截至4月底,各單項工程設計發圖共計25081余套,每一套平均就達100多頁紙,其體積可以堆滿兩間屋子。記者了解到,由于工程量巨大,僅現場施工工人就高達5000多人,另外還有3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
作為鋼廠轉型的寄托,新青鋼在搬遷之前就制定了走高端鋼生產的目標,新廠區的名字已經改為:青島特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從中也可以看出青鋼人的雄心和轉型之路。劉鐵牛介紹,青鋼搬遷“不是普通的平移”,而是目標定位更高,將轉向生產更高附加值的特鋼、精鋼,企業打造特色鋼企。
先有金剛鉆才能攬瓷器活,要想生產技術含量超高的高端鋼材,沒有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無異于癡人說夢。為此,青鋼投入巨資引進國內外一流的鋼材生產設備,青鋼搬遷的總投資預計為164億元,而設備的投入就要占到六成,可見青鋼人對此的重視程度。
新廠區預計年底試生產
青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王君庭介紹,在青鋼搬遷的過程中,環保一直被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青鋼新廠區采用清潔生產的新工藝、新技術,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11%左右(約18億元),建設綜合環保工程,按照國家新標準要求配備世界技術成熟、裝備先進的除塵、脫硫及脫硝設施,與老廠區相比,煙塵、粉塵、SO2排放量分別減少74.56%、49.55%、72.33%。“青鋼搬遷后,對董家口經濟區的環境質量不會有任何影響,碧海藍天依舊,青山綠水依舊,將成為國內環境質量最高、環保水平最好的鋼鐵企業,成為我國鋼鐵行業低碳經濟、節能環保的品牌項目和示范項目。”對于未來,王君庭給出了承諾。據介紹,新廠區將沒有一根排污管道伸進大海,所有工業廢水都經過處理,在工廠內實現循環。
記者了解到,預計今年年底,新廠區將進行試生產。新廠區建設指揮部對第二、第三階段工作制定了一個清晰的目標:2014年8月底完成主工序主要廠房土建封頂及行車安裝運行,具備設備安裝條件;9到11月進行設備安裝調試;12月熱負荷試車。計劃于2016年完成全部搬遷工作。
新聞延伸
三成國產汽車輪胎使用青鋼產的鋼絲
今年2月,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鋼鐵企業長型材直軋技術工程示范”落戶青鋼,標志著青鋼技術水平又得到了一次提升。記者了解到,青鋼集團是青島市十大企業集團之一,全國重點冶金企業,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焊接母材和高端硬線系列產品、優質彈簧扁鋼產品的重要生產供應商。
近年來,青鋼堅持走中高端路線,注重生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鋼材產品,逐步拋棄了建筑用鋼等技術含量低、附加值較低的產品。目前,青鋼在國內市場具有很大競爭優勢的簾線鋼、胎圈鋼絲用鋼、焊接用鋼、汽車用冷鐓鋼及汽車用彈簧扁鋼等系列產品均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營銷服務網絡遍布全國,出口二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重點產品均已覆蓋全球各大客戶。目前,簾線鋼、胎圈鋼絲用鋼和焊接用鋼的市場占有量全部達到國內第一。
“毫不夸張地說,目前在國內生產的汽車上,10輛車中,有3輛車輪胎用鋼就是我們青鋼產的。”劉鐵牛自豪地說,很多市民不知道輪胎里也用鋼,其實這是技術含量較高的鋼材,也是眾多國內外大鋼企爭搶的市場之一,“輪胎對安全性要求很高,橡膠相當于輪胎的血肉,而里面的鋼絲則相當于輪胎的骨骼,它的直徑比頭發絲還細,技術含量很高。”據介紹,新廠區投產后,青鋼的高端鋼材生產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