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在2012年世界輪胎75強中,排名靠前的企業幾乎都在亞洲設有工廠,且很多企業不止一兩家。有的跨國企業如韓泰,其亞洲工廠的產能已占全球總產能的一半以上。
亞洲市場就像一塊磁鐵,對輪胎廠商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且這種“磁鐵效應”現在似乎有愈來愈強之勢。
2012年,世界主要輪胎制造商投資超百億美元,用于輪胎擴產和改造升級,其中亞洲是投資重點。今年,世界輪胎企業在亞洲的投資依舊火熱,不僅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巨頭都有宏大的擴產計劃,阿波羅等位列第三梯隊的公司也加入了擴產行列。
據悉,在跨國輪胎企業的全球投資預算中,其投資額主要集中在以中國和印度為主的亞洲地區,比例幾乎接近一半。
倍耐力在75強中位列第五,其亞太區總裁Gregorio Borgo很看好亞太市場。他透露,倍耐力計劃在明年年底之前,除中國和印尼已有的工廠外,在亞太區再選一個新的生產基地。
亞洲市場何以對輪胎廠商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據世界汽車組織統計,亞洲已占全球汽車市場份額的一半左右。該組織預測,今年全球汽車業還將保持3%的增長速度。
作為輪胎的下游終端產業,汽車業的發展形勢對輪胎業有直接影響。這么大的汽車市場份額,自然會催生龐大的輪胎市場,潛在的替換胎市場發展空間,更是讓輪胎廠商“垂涎三尺”。
過去的幾十年里,美國一直是汽車業的領跑者,而現在亞洲汽車則占到了世界份額的50%以上。
從2000年以來,亞洲的汽車產量一直在以驚人的增速不斷增加,中國現在是世界汽車第一生產國。近年來,歐洲經濟持續下滑,2012年以來,歐洲成為世界汽車大家庭里最不景氣的一員,這導致很多輪胎廠商不斷調整在歐計劃,或減少產能,或直接關閉工廠。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