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貿易風險有效控制成本搶占終端市場
輪胎出口生意近年來在各類貿易壁壘沖擊下,越來越難做。而國內不斷凸顯的成本壓力也使外向型企業不得不另謀出路。
賽輪股份布局海外最近動作頻頻,賽輪(越南)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愛春告訴記者,在全球產業鏈中謀得最佳位置,賽輪已搶得先機。
11月2日,百年歷史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汽車零部件展覽會開幕,全部洋面孔的賽輪股份展臺成為最特殊的一個,這個唯一隸屬于中國企業的本地化銷售團隊格外引人注目。
幾乎是同時,賽輪越南公司的一期廠房封頂。按照建設計劃將于明年初投產,這也有望成為我國第一家在海外投產的輪胎企業。
汪愛春介紹,“通過在東南亞建廠,可以有效地規避國際貿易風險,同時與天然橡膠產地建立起更為密切的合作關系。在北美和歐洲建立起本地化的銷售團隊,也可以更有利于搶占終端市場。”這或許就是賽輪股份遠走海外的“秘密”所在。
“繞”過貿易風險
賽輪的輪胎產品以出口為主,公司今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輪胎出口收入占輪胎總收入的54.76%。
對外出口,繞不開越來越多的貿易風險。雖然影響中國輪胎企業三年的美國“特保案”已經到期,但今年以來,針對我國橡膠行業的貿易摩擦案件越來越頻繁。
“從長期看,中國輪胎企業面臨的貿易摩擦會越來越多。”汪愛春表示,正是基于這個判斷,公司做出了在越南建廠的決定。“東南亞各國的貿易環境相對較好,海外生產,海外銷售,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9月前,包括賽輪股份、杭州中策、山東三角集團、玲瓏輪胎在內,我國已有5家輪胎企業在東南亞等地建設輪胎廠。而賽輪因為出手早,也有望成為第一個在海外形成產能的中國企業。根據規劃,賽輪越南公司的產能為1000萬條乘用車胎,120萬條卡車胎,1.5萬噸的工程胎,該產能相當于目前賽輪青島工廠的現有產能。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