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市場“環保節能”的訴求下,中國輪胎強勁的出口勢頭當前正持續遭受歐美國家反傾銷和綠色壁壘門檻高筑的難題,所面臨的挑戰有所加大,風險不容忽視。
輪胎壁壘多發考驗出口
繼歐盟REACH法規對輪胎中使用的多環芳烴含量進行限制后,歐盟輪胎標簽法規——EC1222/2009將于2012年11月1日起執行。執行后,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統一輪胎標簽,標示出輪胎的滾動阻力、濕地抓地力和外部滾動噪音等級,這三項數值是環保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數值。這種標簽與電器產品上所貼的節能標簽類似,前兩項數值按照A、B、C、D等分檔,后一項則以分貝標識。如發現輪胎生產廠有虛假數據標簽行為,歐盟成員國將處以巨額罰款。
與此同時,臺灣地區標準檢驗局公告自2012年10月15日起將機車用外胎列為應施檢驗商品,自實施日起,凡進口或臺灣產制的機車用外胎,皆須符合CNS標準及相關檢驗程序,否則將被禁止銷售。強制檢驗的檢驗標準為2011年9月15日修訂公布的《機車用外胎》(CNS 4879),檢驗項目包含尺度、外觀、標示、高速性能、耐久性能、離心成長性能及 外胎強度。
提質增量成當務之急
當前中國輪胎出口規模逐年攀升,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速進入國際市場。盡管輪胎出口長期向好的趨勢是顯著的,但針對輪胎是否暗藏隱憂的話題,檢驗檢疫專家給出的結論并不樂觀。
“受出口秩序混亂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影響,輪胎出口正承載越來越多的技術壓力,對利潤空間受壓縮的影響是顯著而深遠的。同時,因技術工藝和資金投入的差距,使得國內不少企業無緣國際高端輪胎消費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造成企業的被動局面。”
在產品進入同質化競爭階段的今天,擺脫出口困境的有效途徑,毋庸諱言,應著重放在樹立低碳、綠色、環保、高效的開放性發展思維上來,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企業,首先,應深入研究法規要求和行業標準,充分利用當前市場變化形成的倒逼機制,快速順應國外訂單客戶的需求變化。其次,汲取國外先進技術,提升輪胎自主技術研發水平,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和項目檢測平臺,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大力開拓部分出口潛力尚待發掘的新興市場,建立市場分散的整體經營策略,為出口開辟出一條光明大道。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