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豪華車市場近年上牌數字持續遞增,各大輪胎巨頭也開始咬緊中國豪車市場不放松。正當人們開始質疑中國市場輪胎產能已趨飽和,那邊廂,卻是跨國輪胎巨頭們的產能擴張。今年上半年,各品牌輪胎制造商推出的新品,目標直指國內豪華車型。最近,倍耐力輪胎中國區總裁柏格走馬上任,表示將大幅追加兗州工廠的投資;在此之前,大陸輪胎也高調宣布將在華工廠產能翻倍;韓泰輪胎除了在上半年連續發布幾款高端輪胎新品,更加速品牌服務專營店的擴張步伐。
倍耐力、馬牌擬在華“產能翻倍”
4月的黃浦江畔,新上任的倍耐力亞太區首席執行官柏格首次亮相。
在柏格加大對中國市場戰略投資的藍圖上,首先是繼續擴充兗州工廠產能,并專注于生產高端輪胎,同時,追加投資新建摩托車子午胎生產線。2005年投產卡車輪胎生產線,2007年再建轎車輪胎生產線。在未來兩年內,新摩托車子午胎生產線產量可達100萬條。
自2005年兗州工廠成立以來,倍耐力已累計投資高達4億美元,根據去年11月發布的工業計劃,倍耐力將在未來兩年對該廠追加投資2億美元,主要用于大幅提高轎車輪胎生產能力,實現其產能翻倍,從2011年年產量410萬條提高至年產量1000萬條。在工業用車輪胎領域,倍耐力計劃今年將其子午胎產能從年產量70萬條增加至85萬條,輸往全球主要的卡車輪胎市場———中國及其它地區。新一輪投資之后,兗州工廠將成為倍耐力全球最大的工廠。
根據倍耐力在華戰略,至2014年,其零售店也將從2011年的不足1000家擴增至超過3000家。柏格向南都記者透露,考慮到華南地區豪華車市場前景廣闊,倍耐力計劃在廣東、福建這兩個重點地區的零售店分布數量將占全國總數的15%-20%左右。但對于倍耐力在中國高端市場所占的市場份額,柏格并不愿意透露具體數字,他只是強調已經實現兩位數。
2011年,倍耐力亞太市場收入達3.53億歐元(與2010年相比,同比增長23%),約占倍耐力全球總收入的6%。在2011年至2014年間,倍耐力亞太市場收入預計每年將平均增長23%,并在2014年最終超過6.5億歐元。
除中國兗州工廠外,倍耐力在印度尼西亞建立了其在該國的第一家生產工廠———摩托車輪胎工廠,致力于進一步拓展遠東市場。該廠由倍耐力與印尼領先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PT A stra O toparts Tbk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就此雙方經過協商,已初步達成協議。新廠房在未來三年內將獲得9000萬美元的投資,并計劃于2013年開始投產,2016年進入全面運營階段。該廠預計每年可生產700萬條摩托車輪胎。
為迎合中國高端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倍耐力不斷向中國市場提供高端輪胎,并與寶馬、奧迪、奔馳、標致等在中國的工廠達成原廠配套供應協議。根據倍耐力的“本地為本地”策略,在中國生產的輪胎主要銷往中國和其他亞太地區市場。
根據柏格預測,亞太地區高端汽車市場在2011至2015年間將平均每年增長19.1%,而全球年均增長僅為4.7%。同時,該地區高端輪胎市場預期年均增長為16.9%,相比之下,其全球增長率則為9.6%。
此前,同樣來自歐洲的另外一家跨國輪胎巨頭———大陸集團馬牌輪胎合肥輪胎廠的擴建項目正式破土動工,該擴建項目的投資總額達1.34億歐元。馬牌輪胎合肥工廠總經理托比亞斯·凱勒表示,新工廠標志著馬牌替換輪胎業務的快速增長以及成功開啟輪胎原配生產業務。
德國馬牌合肥工廠于2011年5月投產運營,一期工程計劃年產400萬條輪胎,該工廠生產的輪胎主要供應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市場。預計2012年底,一期工程將全面竣工并投入運營,輪胎年產能將從400萬條增至800萬條。合肥工廠量產的輪胎產品,包括2011年推出的ContiCom fortContact5和2012年的ContiM axContact 5,這兩款產品均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和特點度身設計生產。比亞斯·凱勒告訴記者,目前合肥工廠的目標年產能為1600萬條輪胎。大陸集團輪胎事業部副總裁伯克哈特·科勒指出,大陸集團2011年的銷售收入增17%,達305億歐元,其中88億歐元來自輪胎產品。
韓泰、錦湖加緊“改造”服務體系
相比歐洲競爭對手們的產能翻倍計劃,中國近鄰的兩大韓系輪胎品牌韓泰輪胎、錦湖輪胎除了加緊上市高端產品系列,更各自對營銷、售后體系做出改善。
韓泰輪胎上月宣布,將中國市場兩大品牌服務專營店T-Station(車益馳)和Tire Tow n(捷馳)統一啟用全新標識“H ankook M asters”。
T-Station和Tire Tow n是韓泰輪胎針對國內乘用車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兩大品牌專營店。近年隨著國內替換胎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T -Station和Tire T ow n也得到了長足發展。作為韓泰輪胎高端品牌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此次啟用新標識意在統一并提升零售服務品牌形象、提升服務品質。同時,作為銷售渠道的一大重要舉措,該計劃將有力地優化渠道結構、提升管理效率。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韓泰輪胎已在全球擁有3600多家針對乘用車消費者的品牌服務專營店。隨著重慶工廠、印尼工廠于2012年相繼開始投產以及其他工廠擴建完工帶來的全球產能提升,韓泰輪胎正在加速品牌服務專營店的擴張步伐,計劃至2016年全球門店數翻番,達7000多家。針對中國市場,韓泰輪胎已在全國287個城市擁有品牌服務專營店1000多家,2012年計劃再新增250家。
據悉,2012年計劃新增的250家將直接使用新標識,其他門店將在最短時間內陸續完成更名。同時,基于全球化戰略,新標識“H an k ookM asters”還將在歐洲、中東區域同步使用。除了H ankookM asters,韓泰輪胎國內零售渠道還包括360多家專為卡客車提供輪胎替換服務的TBX(超耐行),并計劃2012年新增35家。
另一韓系品牌錦湖輪胎,也不再滿足于在華配套市場20%左右的占有量。錦湖輪胎花了3年時間,已逐漸構建起“運動型+舒適型”、“轎車用+SU V用”兩兩組合的4款“跨界”高端產品線。同時,專門針對中國國情,為消費者制訂了“V IP保障政策”。剛剛上市的兩款新產品中,錦湖超豪華運動型轎跑車輪胎K U 39和舒適型都市SU V輪胎K L33,目標用戶群體直指奧迪A 4級別車型。這兩款新品加上舒適型轎車輪胎K U 28和時尚全路況SU V輪胎K L61共四款高端輪胎,購買這4款高端產品的車主,將享受到廠家提供的“V IP保障政策”。按其V IP保障內容規定,生產之日起五年內,剩余花紋深度在1.6m m以上(含)的制作缺陷,因撞擊導致的胎側起鼓(磨損率在50%以下)以及購買1年內因路況原因導致的胎面刺穿、胎體簾線損傷的胎側割傷,都可以到任意一家錦湖指定店面免費更換輪胎,享受到此項V IP服務。這對于擔心輪胎質量的中國消費者來說,此舉無疑是一種比較切實的保障措施。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