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針對進口輪胎的新標準將于今年11月執行,為達到該標準,國內輪胎生產企業現有約4000臺設備需全部更換,昨天開工的大連新鈦金屬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一項新工藝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我國輪胎每年產量的40%左右用于出口,歐盟是繼美國后我國輪胎企業第二大海外出口市場。今年11月起,歐盟新的輪胎標簽指令將正式實施,其中規定新生產的輪胎要通過輪胎噪聲、濕地和滾動阻力性能的強制要求。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按照這項標簽指令要求,對應的輪胎等級需達到3級以上,但目前,國內輪胎生產企業所能達到的等級只有6級?!皬纳a工藝上看,要達到這種高等級要求,需在輪胎生產中加入一種叫做白炭黑的材質。但其對生產設備的損傷非常嚴重?!贝筮B新鈦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國內輪胎產業目前約有4000臺設備面臨這項新標準的挑戰,如果全部更換,只能依靠進口,每臺設備價值在900萬元左右。為此,該公司從去年開始就從日本引進世界頂尖技術并形成國產化,通過對核心部件堆焊或噴涂超硬合金工藝,只更換核心部件而大大降低成本。這一技術的國產化,將使得我國輪胎出口突破歐盟這項新規的壁壘。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