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Rubber Study Group :IRSG)預計2011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1,099萬噸,同比增幅6.2%。 IRSG的報告顯示,泰國將以344萬噸的產量再次獲得世界第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和越南分別排名第二至五位。
IRSG預計2011年世界市場對天然橡膠的需求達到1,097萬噸,增長約6.2%。增長的需求主要來自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印度、南韓;南美市場增幅較大的國家是巴西等。中國經濟的飛躍發展需要大量原材料,所以可能成為橡膠消費國中名列首位者,估計需要使用多達375萬噸的天然橡膠。其次為印度、美國、日本等,需求分別為106萬噸、87.9萬噸和78.9萬噸。
泰國橡膠種植
2011年全國可收割面積約1,270.8萬萊(1萊=1,600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擴大5.4%,總產量331萬噸,提高8.6%。自2005年天然橡膠價格高漲以來,在政府的鼓勵下,不少原來種植木薯、甘蔗等其他經濟作物的農民改為種植橡膠,間作菠蘿,所以泰國北部和東北部地區的橡膠可收割面積明顯增加。
泰國南部橡膠可收割面積有所減少,因部份膠農砍伐老橡膠樹,并以種植優質橡膠樹和棕櫚樹代替。此外,2010年11月部分橡膠產地發生水災和暴風雨,也使得部份橡膠樹受損。
就總體而言,全國各地每萊產量均有提高,尤其是中部和南部地區。盡管南部有些產區的橡膠樹因2010年底的多日暴雨和水災而發生病害,出膠量減少,但大部份氣候和降水適宜的產區,橡膠樹生長良好,同時價格誘人,膠農也因此增加割膠量。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因為大部份橡膠樹還是割膠首年,所以出膠量較少,每萊產量較低。
泰國橡膠生產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出產國,出口的初級加工橡膠占天然橡膠的34%。泰國的橡膠制品工廠共有524家,約52%聚集在曼谷及周邊各府,其余分布在其他各地區。
泰國橡膠生產加工分為兩類:
1、初級加工 加工產品包括標準膠(STR)、煙片膠(RSS)、濃縮乳膠(Conc. Latex)和復合膠等四種主要產品。市場需求最高的是標準膠和煙片膠,因為這兩種橡膠多用于交通工具輪胎生產工業。
2、橡膠制品 多分為交通工具輪胎和非交通工具輪胎產品兩大類,各種產品在總產量中所占比例分別是,交通工具輪胎46%-51%、橡膠手套13%-15%、橡膠帶8%-10%,及其他產品24%-33%。
泰國各類橡膠相關產業均有喜人成長,尤其是泰國汽車工業在政府大力推動下,朝向世界重要汽車及零配件生產中心的方向迅速邁進,使得泰國交通工具輪胎生產工業獲益匪淺。
泰國國內橡膠市場
泰國本地市場2011年對橡膠的需求較少,僅有42萬噸,占總產量的14.0%,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仍然有5.0%的升幅。因政府采用促進內需的政策,而且外國投資者也進一步密切與泰國投資者的合作,提高對泰國國內橡膠制品工業的投資,擴大生產。尤其是泰國的汽車及零配件工業,來泰投資的外國投資人包括了美國、歐盟和日本大型制造業公司和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此外,日本和中國投資人也表現出對生產其他橡膠制品的興趣,尤其是傳輸帶、松緊帶、橡膠帶和汽車零配件等。
橡膠初級加工產品出口
泰國出口的天然橡膠初級加工產品包括標準膠、煙片膠、濃縮乳膠和復合膠等。據估計,2011年泰國可能出口價值約135億美元的橡膠初級加工產品,同比劇增71.0%。主要市場依次為中國、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南韓和巴西,所占比例分別是31.0%、16.2%、13.8%、7.3%、7.1%和3.8%。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橡膠消費國,該市場的需求主要來自汽車工業的發展。馬來西亞擴大對橡膠,尤其是濃縮乳膠的進口,因該國國內橡膠手套工業的成長,同時國內部份膠農改為種植棕櫚樹,導致本土橡膠供應不足。
估計橡膠初級加工產品出口額將隨世界經濟局勢的逐漸恢復而增加,因為中國、日本、美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等主要橡膠使用國的需求都隨著汽車工業的復甦而提高。除此以外,印度汽車工業飛速發展,因本產天然橡膠的不足而持續擴大進口量。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也為橡膠和橡膠制品的出口提供了便利。
雖然日本遭受了地震、海嘯等災害,以及核泄漏危機,致使部份輪胎廠停產,導致橡膠訂單略有下降。災害發生初期橡膠價格明顯大幅下滑,但僅是短暫一段時間。對泰國橡膠制品,尤其是輪胎生產廠家而言,上述危機不失為一個擴大日本市場的商機。
但應該注意到,源自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危機,至今仍然牽絆著世界經濟的復甦步履,影響著中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汽車市場的增長,使其增速減緩。
關注橡膠初級加工產品出口市場的同時還應注意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競爭對手國內新種植的橡膠樹已開始出產,世界橡膠總產量將進一步上升,可能對泰國橡膠出口帶來一定影響。
橡膠制品出口
泰國出口的橡膠制品包括交通工具輪胎、橡膠手套、橡膠帶、橡膠管、傳輸帶、醫用橡膠制品及其他橡膠制品。
預計2011年泰國外銷橡膠制品總額可達到83億美元,同比增長29.0%。該市場泰國主要客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和越南,各占比例依次為22.0%、19.6%、6.2%、5.9%和3.2%。主要制品如交通工具輪胎占41.7%,橡膠手套占14.9%。
泰國橡膠制品外貿走勢良好,尤其是汽車外胎,受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帶動。
橡膠手套持續增長,不但因為橡膠手套是醫藥界、食品等多種工業上的必須品,還因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和對身體的保護。該產品的主要市場包括美國、德國、英國,主要競爭對手則有馬來西亞、中國和印度尼西亞。
橡膠產業的外資和泰資
對于初級加工產品和橡膠制品業者而言,外國投資者,尤其是中國投資者進入泰國進行直接投資是一件很值得關注的事。
中國投資者利用兩國簽訂的自貿協定,選擇泰國作為生產基地,種植橡膠,或直接設廠生產,再送回中國。這不但因為泰國是世界第一大橡膠生產國,還因為泰國基礎設施完備,并且和中國有良好的陸路交通,可以直接將產品從東北部的橡膠產區直接送往中國,或通過越南的Danang 碼頭轉送往中國,這些途徑都比通過泰國的Laem Chabang碼頭或曼谷碼頭,節約大量費用。
此外,外國投資者還可以從泰國生產基地直接將產品出口到區域內其他國家或第三國。
泰國投資者同樣也將投資種植橡膠樹的目標從國內擴大到其他橡膠產國,柬埔寨、老撾、緬甸等,這些國家在未來也可能成為泰國的原料來源,盡管現在泰國從這些國家進口的橡膠還在少數,但在不斷增加。此外,泰國投資者還在一些國家設廠加工橡膠原料,生產橡膠制品。
無論是外資投入泰國橡膠種植業,或是泰資注入外國橡膠種植業,均將有助于全球橡膠產量的提升。據估計,十年后全球橡膠產量每年可望增長100萬噸。對于橡膠消費大國如中國、印度等,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據IRSG預計,今后十五年內中國仍將是最大的橡膠消費國,而印度至2020年對天然橡膠的需求可能達到142萬噸。
政府支持
泰國政府于2010年啟動了一項擴大泰國橡膠產量的方案,計劃在2011年-2013年間,在全國各地種植80萬萊優質橡膠樹。分為北部地區15萬萊,東北50萬萊,中部和東部共10萬萊,南部50萬萊。這個方案將有16萬膠農參加,每人每年可獲得22.4萬泰幣的收入。此外還在當地制造不少于10萬個就業機會,可以緩解農業人口流動的問題,最主要的是提升泰國的橡膠總產量。據估計,泰國政府于2020年后,每年可從橡膠出口這方面獲得11.12億銖的收入。
對于提高泰國橡膠綜合競爭能力的整體措施,主要反映在泰國政府制訂的2009年-2013年泰國橡膠發展五年戰略上。該戰略規劃分為八個部份:提升橡膠原料的品質和產量,完善國內外市場體制,發展橡膠加工、橡膠制品和橡膠木工業,改善政府管理系統,推動國際合作并共同支持東盟經濟共同體,支持相關研發工作,增加膠農收入并提高膠農生活水平,培養人力資源。
該戰略的目標希望在2013年,每萊增產不低于10%,國內橡膠消費提高46%,泰國橡膠業者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出口總額從2009年的1,789.35億銖增長到2013年的2,300億銖,膠農每年每萊收入不低于15,000銖,并能擁有正常的社會福利。
橡膠及橡膠制品作為泰國十大出口產品之一,與大米一樣在世界出口市場上雄踞冠軍寶座的又一農產品,其重要性不僅是針對泰國經濟體系而言,在整體世界經濟中都極具戰略意義。盡管外有其他橡膠產國的競爭,內有風暴、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干擾,甚至還要與棕櫚等其他經濟作物爭奪種植土地,但相信人類對橡膠及橡膠制品的需求都將持續提高。泰國政府、業者到農民對其重視程度,以及橡膠為泰國經濟帶來的經濟效益,都有助于泰國橡膠及橡膠制品產業蒸蒸日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