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處了解到,在“十二五”開局的頭一年,中國齒輪行業在2011年取得了多項碩果。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李盛其向記者介紹,以2011年12月26日“AT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宣告成立為標志,國內一批自主研發的自動變速器項目在近一二年內將大多進入到批量生產階段。據悉,江麓容大目前已經形成年產3萬臺CVT能力,實現產銷1萬余臺;天津天海同步的國內首條專業化全數控行星排生產線建成并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了國家發改委項目驗收和天津市經信委投產鑒定,已經為東安、長城、華泰、盛瑞等汽車及零部件總成相關企業配套;山東盛瑞傳動研制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驅8AT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于近日在濰坊投產下線并轉入批量生產。
在齒輪相關裝備研發創新方面,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的會員單位也多有建樹。作為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交會對接的重要參與單位,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承擔了對接機構中高精密、高可靠性齒輪產品的研制任務,歷經10年艱難攻關后在齒輪設計、制造、檢測、試驗等諸多環節取得突破并出色完成任務;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近幾年進行技術改造,研發及引進超大型齒輪加工設備,在自主研制數控滾齒機等方面提升了我國大型齒輪裝備的高端制造能力;哈量集團自主開發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螺旋錐齒銑、磨齒重型機床,其研制的熱縮夾頭和高精度全自動刀具預調儀系列產品打破了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與行業發展同步,行業精英人物也層出不窮。如中國齒輪專業協會會長、法士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大開榮膺“2011年度陜西經濟人物”稱號。法士特集團近年來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各項經營指標10年穩居國內齒輪行業第一名,重型汽車變速器產銷量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部分自主創新產品的關鍵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行業創出突出成績的同時,中國齒輪專業協會也與國家相關部委攜手,參與了行業“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中國齒協參與了工信部組織的《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齒輪與傳動部件”的編寫工作;參與了工信部委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的《汽車工藝及裝備十年規劃》“高效傳動分項”的編寫工作。
長期以來,沒有很好的組織歸屬,一直是制約中國齒輪專業協會和其會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李盛其介紹,為了中國齒輪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在2011年中國齒輪專業協會年會上,經過前期中國齒協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的決議和全體代表的一致表決同意,決定將擁有22年歷史的中國齒輪專業協會整建制申請注冊為“中國齒輪協會”,向著國家一級協會的目標邁進。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