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工人,在為剛組裝完畢的輪胎充氣時,突然發生爆炸,輪胎騰空而起,人被掀起2米多高,當場命折。
“輪胎爆炸致人死亡,此類事件是近幾十年來首次發生?!焙颖备哧柨h一位官員說。
此前,有“殺手”之稱的錦湖輪胎因為質量缺陷被召回,引發國人關注,而在奪命事件之后,類似輪胎還在不斷流向市場。這些輪胎如何生產、如何流通,行政部門的監管亦比較寬松,此案似乎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和重視。
輪胎爆炸奪了命
“事情發生即將一個月,目前廠家的人都還沒有見到?!?月4日,朱鳳文的尸體還停放在河北高陽縣的一家醫院,而他的親屬只有不斷上訪。
朱鳳文,黑龍江蘭西纖臨江鎮人。8年前,攜家人前往河北高陽縣龐口鎮開了一個汽車修理店。龐口擁有中國最大的汽車農機配件城,被稱為“中國農機配件之都”。
4月10日,當地經銷商張秋佰送來20多套14.9-24型號的輪胎配件。張秋佰是當地人,在農機配件城有一個50平方米左右的店鋪,主要從事輪胎銷售。張秋佰和朱鳳文已經合作多次,一年多來,已經為張秋佰組裝輪胎近500個。按照張秋佰的要求,朱鳳文要把內胎、外胎和鋼圈組裝為成品,每一個收取7元錢的組裝費。朱鳳文組裝完第8個,在為輪胎充氣時,突然發生爆炸,輪胎騰空而起,朱鳳文被掀起2米多高,當場命折。43歲的人生就此畫上句號。
張秋佰認為朱鳳文可能為輪胎打氣過多,是導致爆炸的重要原因,但聲稱可以幫助家屬向廠家爭取賠償。而死者家屬認為,朱鳳文有7年從業經驗,多打氣要耗費更多的電,而且多打氣會增加輪胎重量,張秋佰運輸出去賣時要增加運輸成本,不可能打太滿的氣。
按照張秋佰的說法,所組裝的14.9-24型號輪胎分三部分組成,其外胎來自山東青島膠州鑫海輪胎有限公司,內胎由山東平度子海橡膠廠生產,鋼圈卻是石家莊礦區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提供。
《中國企業報》記者分別致電以上三公司的銷售人員,山東青島膠州鑫海輪胎有限公司史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前后曾經銷售過100多個外胎給張秋佰,每一個740元。山東平度子海橡膠廠孫先生告訴記者,之前和張秋佰的確有合作,“但發生爆炸的輪胎不是我們生產的,我們生產的輪胎根據型號和質量不同,在幾十到幾千元之間?!笔仪f礦區液壓機械有限公司辛先生告訴記者,發生事故的鋼圈,是不是我們生產的,很難說。關于具體的銷售價格,后面兩家公司銷售人員拒絕透露。
記者了解到,發生事故的14.9-24型號的輪胎,市場價在1500—2500元之間,而張秋佰經過組裝后銷售的800多元還不到成本價。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張秋佰銷售的組裝輪胎為翻新輪胎,成本價大約在500元左右,就算低價出售,也有很大利潤空間。
但張秋佰對此表示否定,稱自己僅僅是進行輪胎組裝。
“輪胎質量是否有問題,需要專門鑒定”,高陽縣質量監督局局長張建軍告訴記者,但必須是有合法資格的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才可以進行鑒定。
監管之弊與流通鏈條
龐口汽車農機配件城管委會副主任李玉峰向《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配件城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近萬家生產、銷售企業在此進行經營活動,是全國最大的農機配件銷售市場。主營整機和汽車、農用車、拖拉機等多種配件,2萬多品種,輻射全國各地并出口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汽車農機配件城東行至京九鐵路只有10公里,西邊距京深高速[5.271.15%]公路40公里,距京、津、石三大城市的距離也只有150公里。由于占有交通的便利,所以一到春耕和秋收兩季,市場非?;钴S,按照李玉峰的說法,雖然對外宣稱有130億元成交額,但是真實的數據也在百億元左右。
龐口汽車農機配件城帶動龐口周邊加工專業村30多個,從業人員達2.8萬人,年產值高達幾億元。張秋佰從事配件經營也有10多年的歷史,他的店鋪于1993年開業,除了每月交納幾十塊錢的衛生水電等費用,與管委會并沒有多大的關聯。配件城管委會的運行機制從開業之初就有了行政化痕跡。“我們類似物管,但是高陽縣政府的事業單位”,李玉峰也認為其管理上不夠科學,他介紹說,在寧波等地,類似貿易市場采用的是封閉式管理,我們采用的是松散式管理。
汽配城建立之后,高陽縣質量監督局就把龐口質監站辦公室設立到了管委會辦公樓,但是“工作人員很少來,在龐口辦公時間不多”。管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5月4日,記者上午下午兩次前往采訪,其辦公室大門也一直關閉。
《中國企業報》記者調查得知,在農機配件城從事輪胎銷售的商戶共有20多家,大多都是主營某種代理產品,而且在店鋪上注明。但是也有的銷售商指向不明,如張秋佰的店鋪上就掛著一個“凱豐內胎,甲字外胎”字樣的牌子,組裝后的輪胎也無商標和品名?!八麄冏约郝暦Q,賣的就叫轱轆”,高陽縣工商局龐口分局局長梁秋水對記者介紹時,也表示不解。
在龐口,是否很多商戶都具有資格任意組裝輪胎?高陽縣質量監督局局長張建軍告訴記者,要組裝機械設備,必須要有一定的生產場地和雇傭工人,再申請報批才可加工。顯然,張秋佰只有一個門市,不具備資格。而這樣的加工出售,是不是已經違規,張建軍沒有回答,僅僅作了一個比喻,“這像穿衣服,隨意搭配”。
一個讓人驚訝的細節是,“張秋佰加工組裝的輪胎,在店鋪內根本就沒有存放”。梁秋水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后,按照相關規定,代理商需要向廠家索要工商執照、產品合格證等手續后,再簽訂代理銷售合同。但是張秋佰無法提供三企業的委托銷售合同以及發貨清單等手續。
到底銷售的輪胎是不是以上企業生產的?一個多月來,以上三企業也沒有前往龐口驗證,發生爆炸的輪胎從什么地方流向龐口,當地主管部門也尚未深入調查。可以肯定的是,類似輪胎還在不斷流向市場。輪胎爆炸事件發生后,張秋佰還在不斷銷售。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龐口出售的很多輪胎,大多是從山東廠家購買過來的翻新輪胎,然后賣到全國各地。高陽縣質量監督局局長張建軍證實了這種說法,他告訴記者,這些商戶都是訂單作業,直接和生產廠家購進后,再出售給另外的商戶,“所以的確不好管”。
據了解,山東聚集著大量制作偽劣翻新輪胎小作坊,這些小作坊專門從廢舊市場收集一些廢舊輪胎,然后重新刻上花紋后冒充新胎或作為二手胎出售。有些消費者貪圖便宜,在市場上買了這種“翻新胎”,給自己帶來安全隱患。
根據質監局的有關監督抽查結果,翻新輪胎質量抽查合格率不到9.7%,且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標志、耐久性能、拉伸性能、磨耗量、磨耗標志等。
記者以經銷商名義聯系多個山東經銷商戶,他們直接問“是要正品,還是要翻新的,價格完全不一樣,但是一般人購買時很難看出來”。一個貨車的舊輪胎,收購的中間利潤有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而翻新后利潤可以達到200至300元。
記者了解到,一個轎車的廢舊輪胎在中間商手里可以賣到10元,成色較新的更可以賣到50元,但中間商從車主手中收購舊輪胎時,通常的價格僅為5元一個。這樣的交易不論是在4S店還是維修廠,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廢舊輪胎駛向何方
其實,輪胎的翻新在國外已經操作多年。作為橡膠資源消費大國,年均橡膠消耗量占世界橡膠消費總量的30%,每年我國橡膠制品工業所需70%以上的天然橡膠、40%以上的合成橡膠需要進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可是,我國每年的輪胎翻新率只有7%左右,遠低于世界平均率15%的水平,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不足。根據相關資料,我國每年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約在1億個以上。如果每年對其中一部分進行翻新,在保證安全與質量的基礎上,使其累計行駛壽命達到10—15萬公里,可節約相當數量的橡膠以及其他原材料。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正規途徑由正規企業回收翻新的輪胎只有1000萬個左右,不到總數的1/10,其余都流入了沒有生產資質的輪胎翻新廠。“于是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偽劣翻新輪胎,大量以次充好的翻新胎讓消費者對這個市場失去了信心?!睒I內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4月1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載重汽車翻新輪胎》GB7037-2007、《轎車翻新輪胎》GB14646-2007國家標準和一項行業標準《工程機械翻新輪胎》就開始強制實施。標準規定:“胎面磨光且簾線暴露、任何部位的脫層、胎體碾線或跳線”等13種破損輪胎禁止翻新,并規定了輪胎翻新的工序、材料、質量、外緣尺寸以及測試方法等多項強制性標準。
但是,三年過去了,行業的混亂并沒有太多好轉。監管的缺失最終導致行業無法獲得健康快速有序的發展,“黑色污染”搖身一變成為“隱形殺手”,政府真正鼓勵發展的循環經濟更是收效甚微。
作為翻新輪胎檢測專家的廣州市橡膠工業制品研究所所長王慧敏介紹,輪胎翻新按正規工藝,成本大約是全新輪胎的30%,價格是50%,行駛里程是80%。生產一條直徑3.6米、寬1.2米、重3.8噸的大型輪胎,需要4噸橡膠,售價為16萬元;而翻新一條同樣的輪胎,只需要1噸橡膠,售價為6萬元。很多大的運輸企業出于成本控制,會將車隊的舊輪胎送去翻新廠批量翻新。
1月20日,工信部公布的《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要求,未來5年國內輪胎翻新率將大幅提高,將培育10家左右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知名企業。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輪胎再利用市場的啟動,軟控股份[21.15-3.25%]等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按照《指導意見》要求,到2015年,國內舊輪胎翻新水平將有較大提高,載重輪胎翻新率提高到25%,巨型工程輪胎翻新率提高到30%,轎車輪胎翻新實現零的突破。同時,廢輪胎資源加工環保達標率達到80%,穩定發展再生橡膠產品,年產量達到300萬噸;橡膠粉年產量達到100萬噸;熱解達到12萬噸,并培育10家左右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知名企業。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趙素合認為,中國翻新行業蘊含著巨大的潛力,一旦發掘出來,將會對中國循環經濟的發展產生強大動力,而輪胎翻新行業也會成為中國市場的新亮點。
但是,政府對非法作坊的治理乏力。“他們為了銷量利潤,一味地降低成本,偷工減料,包括輪胎翻新所用回收輪胎、翻新技術不合格、沒有質量相關檢測設備,毫無質量保證,以低價橫掃市場,不僅沖擊了正規企業市場的良性競爭,也為車主行駛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睒I內人士如此認為。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