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輪胎原材料價格環比上漲40%,以及美國輪胎市場價格持續上漲,中國市場在售的輪胎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起來。
記者在北京、上海地區的一些汽車輪胎專營店和汽車市場了解到,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錦湖等輪胎廠商已經全面調高國內輪胎價格。根據輪胎的檔次不同,少則30、50元,多則200、300元。對此,業內人士預計,接下來的漲價幅度在5%—10%,最高將達到40%。
固鉑輪胎中國區總經理辜思歷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本輪輪胎價格上漲主要推動力是因為能源、燃料和原料橡膠價格不受控制的飛漲。而輪胎企業的成本壓力大增,利潤也被深度擠壓,漲價便成了必然之勢。”
此外,辜思歷指出,去年國家4萬億的投資直接加速了國內基礎設施的步伐,也帶動了卡客車銷量和使用率的大增。“由于卡客車的輪胎需要1年或者幾個月就要更換1次,因此各輪胎廠商銷量增加,對橡膠的采購力度也隨之加大,橡膠的價格也就水漲船高。”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胡林平則認為:“由于目前市場上在售的輪胎原材料都是在5月份之前采購的,上調價格在情理之中。”而對于這輪漲價所持續的時間,業內人士則看法不一。
輪胎價格全球普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輪胎價格上調也是繼2010年初對輪胎價格上調后,全球輪胎行業又掀起的第二波漲價潮。此波漲價幾乎涉及所有輪胎企業及輪胎品種,幅度大多在5%左右。
伴隨著輪胎的漲價潮,世界性輪胎企業投資擴張熱潮再次高漲。而北美歷來是世界輪胎價格風向標。近日,耐克森輪胎美國公司、倍耐力北美輪胎、錦湖北美公司和在美國的其他一些輪胎公司等先后宣布提高輪胎價格。
此外,輪胎價格上漲還正在向北美以外蔓延。瑞典特雷斯特公司在2010年3月漲價5%的基礎上,計劃從7月1日起對輪胎再提價7%;德國馬牌輪胎宣布,自4月29日起重新調整其乘用車及輕卡輪胎的價格,平均漲幅為4%;印度JK輪胎公司宣布6月漲價3%~4%,本次漲價是JK輪胎半年內第四次漲價。
不過,雖然國內輪胎廠商普遍提價,但據辜思歷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中國輪胎業出口和國內銷售均未受到太大影響,部分品種仍呈現走俏局面。即便是伴隨人民幣近期小幅升值,也非但沒有對輪胎出口產生消極影響,反而因為提價增加了利潤。”
記者注意到,很多生產型企業為了擴大利潤,減少人力成本,紛紛遷廠至中西部,那么輪胎業是否也會選擇這條路線呢?
辜思歷表示,“輪胎行業廠房基地的選擇首先是要考慮靠近原材料產地,而其余因素次之。”
投資“潮漲” 風險蔓延
此外,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一股輪胎投資熱迅速在全國蔓延,來勢之猛令人始料未及。
法國米其林近期正式啟動沈陽120萬套全鋼載重胎項目;橫濱輪胎公司4月啟動杭州輪胎擴建項目;日本東洋輪胎橡膠公司計劃在2010財年內投資約155億日元,以提高在北美和中國的輪胎產能;正新輪胎(臺灣)集團啟動在長壽生產基地的每年1000萬條子午線輪胎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美元,建成后可年產8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和200萬條全鋼輪胎。
據不完全統計,由于價格上漲助推,輪胎企業新上項目多達40個,全鋼胎規模少則60萬套,多則上千萬套;乘用胎少則300萬套,多則1500萬套,產能已嚴重超過需求,投資過熱的風險已經開始出現,這是否將加劇輪胎行業競爭的激烈和無序?
對此,固鉑輪胎辜思歷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這是非常危險的一個行業信號。”
“輪胎行業是有一定門檻的行業,如果外界只看到他的利潤就盲目涌入,勢必會遭遇到困難,也會使整個行業所面臨的風險加劇。”
“此外,盡管輪胎市場長遠看將會隨著汽車市場的增長而擴大。但輪胎是非常薄利的行業,因此產能利用率非常重要,如果廠商不顧實際而盲目地擴產,一旦原材料價格出現回落,價格戰就不可避免,部分實力不強的輪胎企業就有可能面臨著被洗牌的危險。”辜思歷有些擔憂的表示。
“退潮”后輪胎業將迎來洗牌
繼去年9月美國對中國輪胎“特保案”之后,中國輪胎業便迎來了新一輪考驗。盡管今年國內汽車銷量增長對輪胎的拉動作用依然存在,但是輪胎業在出口、成本和國內市場競爭等方面遇到的壓力已經在漸漸抬頭。
另有業內人士預測,“雖然今年銷量預計仍會增加,但是以目前的天然橡膠價格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滑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隨著國際及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如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國際品牌紛紛將市場開拓重點放在中國,這勢必會進一步加劇競爭。
此外,由于輪胎是汽車重要的零配件,如果輪胎價格持續上漲,必將導致整車成本提高。鑒于今年車市銷量上漲幅度低于去年,價格上漲或將進一步對車市產生負面影響。
辜思歷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在原材料價格的波動、跨國企業的沖擊以及本土輪胎企業逐漸壯大的背景下,輪胎企業間的競爭將會更激烈,輪胎業或將迎來洗牌。”
目前輪胎企業的集體漲價或僅僅只是開頭。有業內人士預計,由于今年輪胎原材料的價格將比去年上漲40%,輪胎價格可能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由于去年輪胎銷量大增,今年很多輪胎廠商都在醞釀提高產能。而輪胎是非常薄利的行業,一旦市場出現波動或許就會導致行業的重新洗牌。”辜思歷表示。“在未來的洗牌中,只有勇于創新的廠商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
那么輪胎市場的下一個突破點和創新點應該在哪里呢?
替換胎將成下一個市場突破點
在談到未來輪胎市場的新突破口時,辜思歷認為,在諸多不利條件下,輪胎廠商通過行業整合并購、尋找新出口等方式積極求變,將成為諸多企業的新一輪競爭力所在。
“這其中,以前不被重視的替換胎市場或將成為行業一個新的銷售增長點,因為替換輪胎可以幫助車主以較低的改裝成本,實現車輛更大的性能提升。”辜思歷坦言。
他表示,目前多數輪胎企業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原廠胎市場。但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替換胎的市場前景已非常樂觀。他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汽車和轎車保有量大約在1500萬—2000萬輛,估計一輛車一年更換約1.5個輪胎,大概一年就會產生3500萬—4000萬條替換胎市場。”
談到對于未來的輪胎價格走勢,北京中期期貨公司橡膠行業分析師閆琎判斷,“由于短期內天膠價格沒有回落跡象,因此輪胎價格也難見明顯回落。在出口方面,他認為,輪胎出口價格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也不大,出口企業大多會根據年初制定的價格再微調3%~4%。”
不過,閆琎認為,今年中國部分輪胎企業在開拓新興市場和技術創新等方面收獲頗豐。“有的出口企業對于中亞、南美和非洲等市場的開拓,恰好彌補了在美國市場損失的份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